好想和你们一起,体验一下拍摄《谍战之王2》是怎样一种感受啊。
如果你有这个需求,那么来看专属纪录片吧!
科恩导演坚信,当《谍战之王2》和纪录片一起上映的时候,必然会形成极为强大的联动效应:
观众看了《谍战之王2》之后,充了好奇和期待感,紧接着就去看纪录片。
而看完了纪录片,对于《谍战之王2》的喜爱度更高了,于是又回来多刷电影本体。
这简直是相互促销,形成闭环了。
不得不说,科恩导演的设想很美好,也是电影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组合营销模式。
只是这么做,影迷们真的会买单吗?
真的不会觉得把拍摄过程制作成纪录片,不是狂妄自大的圈钱吗?
林源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前一世他也没见过电影圈中有人这么干过。
他知道对于其他电影人拍摄的电影,哪怕是斯皮尔伯格导演,卡梅隆导演这样的大导演拍出的“经典之作”,也决不能这么干。
毕竟电影院上映的每一部电影,都是要让观众掏出真金白银购票观看的。
你要是敢让观众花钱之后,没有觉得物有所值,那么观众就一定会喷死你。
没有人可以例外,林源认为哪怕是他,也同样如此。
那么问题就变成了:《谍战之王2》的拍摄纪录片,真的有比大多数商业电影好看吗?
这个问题林源同样还是无法回答。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他自己身在局中,就注定了看问题的视角是不客观的。
于是他尝试着询问剧组成员的意见,询问前他非常严肃的告诉了剧组成员,这关系到重大的商业决策,千万不要因为对他的偏爱,就不客观理性的回答。
可几乎每一个剧组成员,都表达了对科恩导演的支持。
大家一致认为,这部纪录片绝对充满了吸引力。
凭借着这部纪录片,就能拳打脚踢那些所谓的“商业大片”。
这种一边倒的态度,反而让林源有些谨慎起来。
他是知道《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个典故的,大家是不是也因为偏爱,戴上了滤镜?
这不是林源过于谨慎,也不是他没有自信,而是他本身就处在风口浪尖,每一个举动都会被放大无数倍,接受大众的考验。
于是林源选择了一个稳妥的做法,那就是先拍摄出一部纪录片。
等拍摄完以后,放出一些片段,试探大众的喜爱程度。
如果大众非常追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