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114章 李先生是张良韩信萧何三合一圣体啊

第114章 李先生是张良韩信萧何三合一圣体啊(2 / 8)

“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世之良式也。”

李翊有条不紊地为刘备分析。

“去岁我们在下邳屯田,已经证明了屯田制度的优越性。”

“既然有了成功的经验,政局又基本稳定了,那么可以试着在全州推广。”

“还是按照之前的政策,把耕牛借给百姓,用于农耕,然后按规定收租。”

“至于广陵,正如翊适才所言,须重点发展。”

“兴修邗沟河道,疏通漕运。”

“一来水利设施的完备,可以使农田的灌溉更加高效。”

“二来,漕运疏通之后,可以使我徐州大军顺着水路,沿江而下,加快行军速度。”

“为将来吞并江南做足准备。”

刘备耳提面命,认真听着。

对李翊独到的见解非常佩服。

他这位军师,志存高远,总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并且做了就一定要把它做好。

确实是一位知行合一的大贤才。

“军师在全州推广屯田,备并无甚意见。”

“只是广陵直面江南,容易受到袁术的侵扰。”

“今虽已击退袁军,若来日复来,只恐农事生产受到影响。”

刘备也知道广陵适合屯田,毕竟它横跨淮南淮北,土地肥沃,物产丰饶。

奈何此地太容易受到骷髅王的骚扰。

你说稻谷万一熟了,结果袁军过来抢割,那这一年不是忙活了吗?

李翊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便道:

“此易事耳,我们可在广陵常驻两万人,用作军屯。”

“每屯设六十人。”

“一面屯田,一面戍卫。”

“时日一久,广陵自成徐州良田矣。”

说着,

李翊转头从房间里取出一物,交给刘备。

刘备一愣,“这、这是耕犁?”

“主公可有觉得此物与寻常耕犁有什么不同吗?”李翊问。

“……嘶,好像轻便了不少。”

刘备拿在手里,反复把玩观看。

“不错,此物便是曲辕犁,是我托工匠打造的。”

李翊为刘备详细地介绍曲辕犁的好处。

此物便是对整个中国农业变革起到划时代作用的农具。

汉朝时,全国仍在使用直辕犁。

用这种犁铧耕地,需要两牛一人的配置。

要知道耕牛那是何其宝贵?

用两头牛就太浪费畜力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