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氏。
曹氏、夏侯氏、荀氏都是曹操的人,他完全可以把战略重心转到豫州去。
“诸公以为如何?”
曹操问众人意见。
荀彧率先站出来表态:
“今兖州残破,人口锐减,民生凋敝。”
“豫州并无强权割据,的确是天赐之所!”
曹仁也提意见道:
“诚如明公所言,吕布已是丧家之犬,不足为虑。”
“前日刘备命陈珪为沛相,又命张飞进兵鲁国。”
“其染指豫州的野心,已是昭然,今不若快速攻取豫州。”
“以豫制兖,方成王霸之业。”
从战略角度考虑,曹操也只能向豫州发展。
北边的袁绍自己肯定打不过,也不敢打。
历史上曹操平定兖州后,曾经想试探着往河北方向发展一下。
结果马上就被本初记小本本了,还在后来官渡之战前编织成了罪名,写进了《讨贼檄文》里面去。
至于东边的刘备,自己才刚刚和他签订停战协定,也不好马上撕破脸。
何况现在的刘备也不好对付。
西边的司隶地区,就更不用考虑了。
那里早就被董卓、李傕等各路诸侯霍霍得不成样子了。
百姓逃散,耕地荒芜,俨然是一片无人区。
根本榨不出什么油水来,经济上就不支持曹操往西边发展。
所以,南向豫州,是唯一的选择。
这里既没有强大的诸侯,能够阻挡自己。
同时控制豫州,就能够南面威胁荆、扬二州。
也可以绕过河内,进入司隶,一下子就能把局面打开。
反之,
如果豫州被一个强权给掌控了,比如说刘备、袁术、刘表等。
那曹操直接就被堵死在了兖州,四面受敌,死路一条。
“好,便用此策!”
“诸位以为豫州诸郡,何者为先?”
曹操再次出声询问。
众人交换了一下眼神,豫州看似幅员辽阔,实则兵锋可指方向并没有多少。
毕竟豫州东边的沛国、鲁国,曹操已经让给刘备了。
剩下能选的,只有豫州西壤。
荀彧主动站出来,阐明自己的想法:
“颍川人杰地灵,物产丰饶,人口众多。”
“况此地位处河南之中,北有黄河天险,却又相距不近,不必担心黄河泛滥造成的水灾。”
“西有虎牢关等高山、河流险关,南可以通南阳、襄阳、新蔡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