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恳请将军为了汉室江山,发兵救援,救天子于水火!”
刘备擦了擦眼泪,先命人将天使请入驿馆,好酒好肉招待。
随后召来李翊、关羽等文武大臣,商议此事。
“李傕、郭汜二贼造逆,备闻天子今在河东受难,实在痛不欲生。”
“是故欲遣兵前往,保驾勤王,救助天子。”
“诸公可有异议?”
刘备语气急迫,几乎是不容与众人商议。
诚然,刘备自小有帝王之志。
然则此时的刘备,却没有想那么长远,尤其神器更是不敢奢望。
“明公勿急。”
一人出声安抚刘备情绪。
众视之,乃从事荀攸也。
荀攸自备接到徐州后,感叹徐州人杰地灵,能人辈出,可成大事。
又深受刘备礼待,因感念其厚恩,故在徐州为从事,为刘备出谋划策。
荀攸乃是文官集团中新加入的成员,刘备不好拂他的面子,遂问道:
“公达此言何谓?”
荀攸冲着刘备拱了拱手,声音沉稳:
“攸常闻,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
“明公此刻怒上心头,容易错判形势,反误大事。”
“……公达之言,正是在下所想。”
刘晔连忙站出来附和,“今河东情势如何,我等一概不知,仅凭现有信息,实在太少。”
“尤遇此般大事,切不可此时贸然决断,否则必惹祸上身。”
刘备脸色微变,情绪很快平静了不少。
他微微阖上双眸,伸手揉捏了一下太阳穴,沉吟道:
“今天子蒙难,为贼所欺。”
“备身为汉臣,又是宗室,岂能无动于衷,袖手旁观呢?”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旋即却又都把目光投向了刘备身旁的李翊。
仿佛异口同声地在说,李先生你倒是说句话呀。
现在只有你能劝住主公了。
李翊当即会意,明白诸臣心中所想,遂出列谏言道:
“请主公稍安勿躁,天子蒙难,我等皆痛心疾首。”
“傕、汜二贼造逆,胆大妄为,意欲强掳天子,我等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只是凡遇大事,当有静气,不可鲁莽行事。”
“今河东至我徐州,隔了豫州,兖州,欲救天子,山遥路远,诚非易事。”
刘备向来信任李翊,在听了他的劝说之后,这才冷静了下来。
“子玉所言甚是,适才是备听闻天子蒙难,一时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