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由其养在吴地,只恐使封豕长其利牙。”
郭嘉分析道:
“如今北方乃是一超二强,除袁绍之外,唯明公与刘备最强。”
“您二位明面上是盟友,只要袁氏未灭,曹刘同盟便不会破。”
“只要曹刘同盟在,孙氏难出江南之地。”
言外之意,有曹刘合力压制,孙氏不可能成为一超三强。
如果能把他养好了,反而能够成为掣肘刘备的重要势力。
就在曹操与郭嘉窃窃私语之际。
刘备也在与李翊密谈。
“依军师之见,应当如何处理孙策?”
李翊不慌不忙答:
“正如郭奉孝所言,孙策轻而无备,早晚死于小人之手。”
“孙策若死,孙氏再难出进取天下之人,不足为虑。”
“丹阳袁胤已为徐州附庸,应当保之。”
“不妨将柴桑许给孙策,引起西攻刘表,此为驱虎吞狼之策也。”
柴桑位于豫章北部,是一个重要的渡口。
前面说过,由于豫章与荆州之间隔着南岭山群。
扬州要想打荆州,就只能过彭泽湖,走长江水路。
而柴桑就是位于豫章处,一个重要的湖水渡口。
一旦孙策拿了,不可能不引起刘表的警觉。
刘备微有些迟疑,“刘景升与我徐州互通贸易,若使孙策加兵祸于荆州,可断我商路否?”
李翊有条不紊地分析道:
“长江水路主要被荆州黄家控制着,而孙策若真与我们同盟,断不能在长江水路上拦截我等商船。”
“风浪越大,鱼越贵。”
“越是战乱,荆州的士人豪族,越要从中牟取利益。”
“至于孙策、刘表俱是我等‘盟友’,我等自不好下场干预,任由两家内斗便好。”
“若使二虎竞食,我等于中贸易,必可获利战争财。”
刘备一颔首,若能将祸水西引的确不错。
刘表与他的荆州明面上与徐州结盟。
可刘表真的是一个值得信任的盟友吗?
李翊曾说刘表不见事变,多疑无决。
其实不论是裴潜,还是建安七子的王璨,都对刘表有过盖棺定论。
王璨说刘表是,“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
即知道刘表想当周文王,慢慢苟到汉室这个“殷商”气数已尽,天下就是他的了。
但裴潜却说,“刘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
刘表想当周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