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手一指:
“此非中原马也!”
公孙续在马群中出身长大,什么品种的马,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呵呵,少将军好眼力啊,此乃我徐州自辽东公孙度处买得的马匹。”
“……嗯。”公孙续点了点头,慨叹道,“我说此马甚肥,无怪无怪。”
李翊又命人取来两样东西,然后将之交给公孙续看。
“少将军观此物如何?”
“这是……?”
公孙续瞪大眼睛,观看此物。
这两样东西,正是李翊此前发明的高桥马鞍,与双边马镫。
之前拿出来时,李翊便命人严格保密,然后大规模打造。
如今已有七八千副了。
“此为高桥马鞍,双边马镫。”
“正适合骑兵作战,少将军不妨一试。”
李翊将两样东西的功能向公孙续介绍了。
公孙续本就是骑战好手,见得这新奇物什,也是兴奋异常。
马上上马去试,只一骑上去,未得催马,便兴奋地叫道:
“此鞍马甚稳当,若是马儿冲锋,不易落下。”
正是如此。
公孙续又催马在校场中跑上两圈,又练了两轮骑射。
由于高桥马鞍控制了纵向平衡,双蹬马镫又提供了横向平衡。
这使得公孙续在马上骑战时,极大节省了体力。
一轮下来后,公孙续也是感慨万千。
若是当年界桥之战时,他们公孙家有这两样物什。
何至于被袁军的步兵打败?
唉……
都过去了……
“好东西啊!”
公孙续翻身下马,走至李翊面前,对这两样物什赞叹不已。
又问这些东西还有多少。
李翊如实答,约有七八千副。
这是自他发明以来,两年多,徐州匠人火力全开,生产线拉满的情况下打造出来的。
除去损耗,全副武装这队幽州铁骑没什么问题。
李翊也将自己打算把这五千幽州铁骑,全副武装的想法告知了公孙续。
“此物甚是稀奇,但我一直再寻一个机会拿出来,将之全面武装了。”
“以应对将来的河北战事。”
公孙续一颔首,应和道:
“北地多平原,正是骑兵大展身手之时。”
“不瞒郯侯,我麾下这五千铁骑,俱是我公孙家最为精锐之部卒。”
“他们俱随我父亲征战多年,又随我征战了两年,个个身经百战,战力彪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