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贼者,绝非曹司空,乃各怀异志之徒耳!”
郭嘉的论点也很明确,非我也,兵也。
要怪就怪这个吃人的世道。
李翊轻轻一摇头,一声轻哼,扬扬眉毛:
“曹司空行王霸之道,能扫清四海。”
“刘将军施仁政王道,未必不能。”
“徐州之祸不过过去几年,犹在眼前。”
“若眼前百姓皆可牺牲不救,不知待曹司空使汉室重归一统之时。”
“……天下还能剩下几何?”
一顿,又不觉叹了口气。
“向者董卓不仁,天下诛之。”
“袁术无义,一夕败亡。”
“前车之鉴,犹在眼前。”
“不知以霸道强夺天下人之心,能又三年五年之长久否?”
话说到此处,郭嘉终于不再马上反驳。
他不是被李翊说服了,而是知道自己今天无论说什么,都不可能说服李翊。
此人坚刚不可夺其志,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力。
“……罢了罢了。”
郭嘉伸了个懒腰,情绪很快复归平静之状。
“李先生所言刘将军仁义,我已知之矣。”
“然乱世之中,终需以武略御之。”
“兵锋所指,纵有万千口舌,又岂能抵刀枪弓弩一二?”
这最后一段话,算是郭嘉向李翊说的掏心窝子的话了。
他是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如实告诉了李翊,希望他能够回转心意。
说到这儿,郭嘉又满不在乎地说道:
“适才李先生曾言曹司空与刘将军同仕于朝,既然先生在刘将军麾下,与在司空府中并无太大分别。”
“何不调任于府中,一则诏令便捷,二可与嘉再辩论天下形势。”
“岂不两全其美?”
哈哈哈……
言讫,两人竟是都笑了。
“郭祭酒的美意,李某就心领了。”
“若是祭酒真想再与李某辩论,大可来徐州,李某一定扫榻相迎。”
“……呵呵,那就一言为定。”
李翊与郭嘉虽然适才辩论,谁也没说服谁,但两人并未有什么矛盾。
仍旧交谈如初,未有受到半点影响。
各自回到曹操、刘备身边。
那边曹操言道: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
“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刘备正色问道:
“今天下之众,谁能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