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的,你没听错。
关羽本人是知道刘备就在袁绍那里的。
站在关羽视角,其实比演义更加踌躇难决。
那就是自己到底是该先报曹操的恩情,还是马上去找自己的老大哥?
关羽最终选择了前者。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终不留,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耳。”
你初听关羽这话时,会觉得关羽忠义,为了刘备随时准备去死。
但你要是结合当时的情况来看,只会更加感到震撼。
因为关羽在知道刘备在袁绍那里的前提下,明说了要去找刘备。
也就是投袁绍,这个曹操的死敌。
也就说当关羽说完这话后,就有极大可能被阴谋干掉。
这就是关羽,我来去明白,直接告诉曹操我的真实想法。
你要是不同意可以杀我,我够义气绝对不骗你。
你厚待我,我立功报答了你再走。
知道你的心意,但我遇着老刘在前,咱还是下辈子再续前缘吧。
而曹操对此是什么反应呢?
原话叫,“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度何时能去?”
曹操浪漫主义文人气质再次爆发,不仅没有杀关羽这个潜在威胁,反而肯定了他的忠义。
还问张辽关羽什么时候会走。
张辽回答说关羽立了功就要走。
与演义里舍不得用关羽的形象不同,曹操知道后在第一战就派上了关羽。
你想立功就走,那我便成全你。
在这一件事上,曹操与关羽都表现的光明磊落,坦坦荡荡。
包括关羽走时,史书上明确说了是,“奔先主于袁军”。
当时曹营将士的反应都是打算去追。
而曹操却拦住他们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有一说一,曹操在这件事上是真的厚道。
只闻得一声号响,云长已骑爪黄飞电,冲出阵外。
颜良自领大军在中军阵处,待哨骑报说遇着了曹兵时,也命人就地排开阵势。
旌旗蔽日,刀枪如林。
河北雄兵,气势如虹。
忽然,远处尘土飞扬。
一骑绝尘而来,爪黄马四蹄生风,似闪电般划破长空。
马上将军,身长九尺,髯长二尺。
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丹凤眼,卧蚕眉。
当真生得相貌堂堂,威风凛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