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也不着急再往前攻了。
因为消化四郡的军事压力还是很大的。
毕竟你每新打下一个城池,人心不宁,就哪怕是出于治安的需要,你都得留人驻守。
现在一口气勉强吃下四郡,显然已经到了徐州对青州方向扩张的极限了。
或者说,徐州所能接受的,差不多就是这四郡了。
因为还得留足人丁,准备往西跟老袁打大决战。
若单从发育的角度讲,其实只要拿下齐国就可以停手了。
齐国的临淄是以前的华夏第一大城,也是五霸齐国的首府。
用晏子的话说,就是:
——“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
临淄的人把袖子举起来,可以遮住太阳。
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虽然这是晏子对外吹牛皮的,但也能窥见当时的繁华。
过去了这许多年,临淄现在虽不及齐霸之时繁盛,但作为曾经的华夏第一大城。
其经济基础,文化底蕴还是在的。
可以说整个青州之地,最富的地方就是临淄。
反倒是济南作为之前公孙瓒、袁绍争霸的绞肉机,已经一片荒芜了。
打下这片土地,无疑会在短时间内成为徐州的放血槽。
但李翊还是咬着牙,将它吃了。
因为济南的战略位置重要,拿下他,基本就能宣告青州战事的结束了。
还是拿春秋五霸的齐国举例。
齐国虽为首霸,但它的地理位置其实很不好。
尤其是齐国以北,需要面对赵国、燕国的威胁。
于是齐国便将领土扩张至黄河以南,借着黄河天险,来守御北方敌国。
济南就位于河济平原,也就是黄河以南。
由于该地段水量颇大,洪灾频发,故此地也叫黄泛区。
因此当地的城镇、人口都远不及他处。
故此地主要为齐国的纵深区。
虽然黄河险阻远不如山川,敌军渡河之后威胁就会变大。
但有了济南之后,就加宽了纵深。
也就说,齐国将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反应,并调集军队过来守御。
这便是李翊要咬牙打下济南的原因。
此地虽不繁荣,还要放徐州的血。
但只要据黄河而守,然后以济南为纵深。
青州战事基本上能告一段落。
因为接下来,再次将攻守易转,轮到袁军过来抢夺青州了。
但袁军主力在冀州,他能腾出多少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