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远去的背影,袁绍沉吟道:
“高览无能,失了青州四郡,只盼张郃切要为我守住青州西壤。”
逄纪在身侧,柔声宽慰袁绍道:
“请袁公放心,纪此去青州时,张将军已经在济南了。”
“我观济南防务,墙高入云、箭楼林立,士兵更是个个龙精虎猛,皆欲为袁公效死。”
“料李翊小儿纵有四目两口,也占不得青州西壤半寸土地。”
逄纪还是对青州的防务非常有信心的,虽然言语间有故意吹捧袁绍之嫌,但说的确也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袁绍闻言,果然欣喜,心中失去颜良的悲痛顿时一扫而空。
于是,更有信心渡河南下,遂召诸臣商议此事。
帐下一将昂首出列,声如巨雷,大声喊叫:
“颜良与我亲如兄弟,今被关贼所杀,我安得不雪其恨?”
众人视之,只见此人身长八尺,面如獬豸。
头戴一顶镔铁盔,身披连环甲,手持一杆长枪。
枪尖寒光闪烁,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全身都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
昂首挺胸立于阵前,当真宛如一座铁塔,令人望而生畏。
乃是与颜良齐名的名将,文丑也。
颜良、文丑这二人的名字光是听着,就很相协。
而文丑本人则是真的很丑,人如其名。
俗话说的好,贱名好养活。
古时父母给子女起名,有时候便会以其相貌特点起一些不太礼貌的名字。
莫说普通人如此,很多王侯将相亦是如此。
比如晋成公屁股上有个黑色胎记,故而取名“黑臀”。
宋桓公的庶子因为眼睛长得有点歪,故而取名“目夷”。
然则丑虽丑,文丑的战力却是非凡。
孔融评价他与颜良都是“勇冠三军”的存在。
袁绍见着文丑主动请缨,不由大喜,赞叹道:
“非汝不能报颜良之仇也。”
“吾将起大军,尽渡黄河,追击曹操。”
“汝可领骑兵在前,步兵在后,与我追杀曹贼。”
“我大军随后便到!”
文丑欣然领命,然此刻已经被撤去监军一职,又回到袁绍阵中的沮授,再次出来谏言道:
“不可!”
“我北兵人数虽众,然果劲不及南。”
“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
“故河南利于急战,河北利在缓搏。”
“今只宜持久,旷以日月,不可着急与河南军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