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
冀使入内,将书信呈上,是李翊送来的。
“信中写了什么?”
袁尚连忙问。
袁熙眉头紧皱,怔怔地不发一言。
袁尚等不及了,一把抢过书信,拿在手里观看。
原来,这信竟然是刘夫人写的。
只不过是刘夫人帮李翊代笔。
其大致内容为,
先表达对儿子的思念,并表示李翊没有为难他们一家人。
再然后,当然就是劝降了。
李翊劝袁尚、袁熙交出兵权,并表示会上奏朝廷,为二人保举爵位。
到时候升官封侯,当一个富家翁,仍不失为一件美事。
最后,则是威胁了。
李翊表示,如果二袁儿不肯投降。
到时候一定亲自领兵北上,不管你逃亡何处去,都要将二人的首级取下。
总之,这封看似是母亲写给儿子的信。
实则是李翊的一封威逼利诱的信。
袁氏三子,
袁谭暴戾残忍,袁熙懦弱寡断,袁尚俊美得人心。
此时的袁熙在看完李翊的书信之后,顿时有些心动了。
“显甫,李郯侯在信中说了,不会为难我等。”
“你看是否——”
话还未说完,立马便被袁尚打断了。
“兄长糊涂啊!”
“交出兵权,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到时候,还不是李翊说什么,咱们便得听什么?”
“况没了兵马,纵然当个富家翁,也是寄人篱下,受人白眼!”
袁尚这话可不是危言耸听。
要知道,即便是历史上的曹操统一了河北。
在过去二十年后,都仍然有很多河北人认为袁氏就是他们的主人。
试想,当两个袁氏子主动举众投降,从此以后寄人篱下的生活。
河北人会如何看待他们?
原本高高举在彩云之间,一下子重重跌落于泥泞之中。
这种落差谁受的了?
尤其堂堂四世三公,更受不得这个气了。
袁尚是宁可战死献国,也不愿向曹操或者刘备屈膝投降。
“……这,唉!”
袁熙一拳打在案上,蹙眉长叹:
“我幽州虽有五万兵马,然东北未平。”
“刘虞旧部拥兵自重,三郡乌桓虎视眈眈。”
“况我幽州本为苦寒之地,难以自给自足。”
“更别说抵御强敌了!”
袁熙这才道出自己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