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33章 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李翊识

第233章 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李翊识(4 / 10)

西,便开始正式处理这里的胡、汉问题了。

多年以来,由于辽西乌桓人常年与汉人混居,不论是生活习惯,亦或者语言文字皆大多汉化。

辽西的手工业、制造业、冶铁业也有了一定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李翊就没必要将这里的人口迁往内地。

如果迁走,只会白白便宜鲜卑人。

等于消灭了一个乌桓人,又来了一个鲜卑人。

到时候难道再出兵征讨一次吗?

索性留在此地,长足发展。

既要发展,首先解决的就是“人”的问题。

历史上的三郡乌桓,是直接被汉化了,慢慢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但怎么汉化的,史书只是一笔带过。

这其中的工作,只能由李翊来做。

为此,李翊做了两个人事任命。

第一,仍旧令楼班为乌桓单于,统领乌桓诸部。

此举,极大安抚了初降的乌桓民众的内心。

当他们发现汉人并没有马上取缔他们之时,只要单于不发话,他们自然会安分守己。

第二,设北戍校尉,秩比两千石,令张绣领之。

北戍校尉与乌桓单于同治辽西,右北平郡。

但北戍校尉有监察权与决策权。

对重大事项的决策、重要职位的任免、重要项目的安排、大额经费的使用等等。

俱拥有最终的决策权。

即便是单于楼班有重大事项的决定,也得先经过北戍校尉的同意。

没错,北戍校尉的设立,就是用来监视楼班的。

具体一点,便是书记与市长的关系。

至于北戍校尉如果有事,则可先西去往渔阳郡。

若是汉人之事,便由渔阳太守出面解决,解决不了则上报冀州治所李翊处。

若是乌桓人之事,便由护乌桓校尉出面解决,解决不了同样上报冀州治所李翊处。

一番操作下来,李翊基本上解决了收复的辽西郡地方稳定问题。

接下来,便是加快本地胡民汉化的问题。

为此,李翊单独约谈单于楼班。

“……罪臣楼班见过郯侯。”

“诶,不必多礼。”

李翊上来便开门见山:

“吾听闻你乌桓部,早年间多向匈奴人交纳皮布税,未知可有此事啊?”

楼班脸色微变,鞠躬道:

“回禀君侯,确有此事,不过那已经是三百多年前的事了。”

“现在——”

“诶!”李翊出声打断楼班,不耐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