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衍过去了。
周瑜安慰孙权道:
“庐江之役,虽使刘备坐观成败,然细察其利,亦壮我军。”
“我得庐江,魏人舟师再难顺流窥我吴地。”
“庐江旧部尽为百战锐卒,稍加抚慰便可为用。”
“早晚要取,何必计较刘备鼠窃之谋?”
孙权皱着眉,沉声说道:
“可若无刘备相助,曹操大军压来,何以拒之?”
话落,陈武、黄盖等将,纷纷掷杯吼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吾等千生万死才夺下此城,岂能拱手让给曹贼?”
孙权挥了挥手,蹙眉道:
“曹贼势大,非刘备不能相抗。”
“彼若执意坐观成败,吾东吴早晚为曹操所灭。”
此前,刘备与他签订了一系列友好条约之时。
孙权实打实地从刘备那里得到了好处,
包括粮秣器械,还有从丹阳处征募得到丹阳劲卒。
彼时孙权正是志得意满之时,以至于向曹操开战的前一天都不带皱眉头的。
可但夺了曹操的庐江,而刘备对此事的态度,却又有些暧昧不清时。
孙权的压力一下子骤增。
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刘备的甜蜜陷阱之中,
先尝到一点甜头,结果等真得罪曹操后。
那就完全要看他刘备的脸色了。
陆逊见此,乃柔声宽慰孙权说道:
“今曹操失庐江,必倾兵来犯。”
“刘备坐观,虽怀卞庄刺虎之谋。”
“然以逊观之,此局有惊无险。”
哦?
孙权眉梢一扬,连忙问:
“伯言此话何意?”
陆逊有条不紊地解释道:
“如今魏国强,东吴弱。”
“若刘备执意坐观成败,则曹魏尽得江淮之地。”
“徐州之门户亦将洞开,彼岂不知唇亡齿寒之理?”
“而曹操已迁都至魏郡邺城,便说明其重心已在河北。”
“北有马超、李翊,曹操焉能久耗于我?”
“以逊观之,吾东吴只需坚守百日,便可使曹军疲敝。”
“然后反邀刘备共击之,则曹兵可退也。”
孙权闻言大喜,于是留吕蒙守庐江。
命其抚定这里的降军。
一面又再次发书,催督陈登加紧派遣水军,来援东吴。
最好是能派出小股舰队,帮忙袭扰魏军的漕运。
一面又派人去往邺都,找曹操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