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找刘表索要资助,会战事做准备。
刘表得曹操书,见其索要的资助并非狮子大开口。
便欣然同意,用船队走颍水水路,为颍川输送粮秣器械。
荆州毗邻颍川,交通又便利。
这使得两地的运输十分方便,损耗极少。
曹操既得了荆州的粮秣,信心大增,立马宣布进行全国总动员。
除边关需屯重兵守备之外,其余郡县的兵马,有多少算多少。
全部往魏国运输!
……
就在曹操大肆在魏国总动员之时,李翊这边也没闲着。
其实,他打仗的风格一直都是求稳。
如何稳呢?
那就是要有充足的粮秣,粮食只要够,拼消耗也能耗死你。
李翊这样的用兵习惯,与之共事过的曹操当然熟悉。
所以当李翊在北方全力筹措粮秣之时,曹操便敏锐地察觉到这是李翊要做军事动员的前兆。
果不其然,当控制住冀州的粮价后,李翊便开始进行军事动员了。
他命章武的徐晃、河间的张郃,各出兵五千,到渤海来屯驻。
一面又正式写信给刘备,认为到明年开春之时,便是对魏国全面用兵的最佳时机了。
刘备得李翊信,立马做了如下部署:
发令给青州牧的关羽,令他起青州兵,出泰山,攻打曹操的兖州。
令淮南的陈元龙,携甘宁、蒋钦等将,发水军,攻打曹操的汝南。
自己则在徐州全力整备,随时准备出兵,配合北方李翊的进攻。
这是一场多线作战,通过刘备的出兵路线不难看出。
他是希望一举灭掉曹操的。
但诸葛亮等人力劝刘备要冷静,眼下的魏国势力强大,不是一战可以灭的。
如此多线作战,且不论最高统帅的指挥才能能否应付的了。
关键在于,战线越多,破绽也就越多。
万一一条线崩了,其他线路就跟着一起崩。
所以希望刘备冷静,就按照李翊的构想,先把曹操逐出河北才是上策。
刘备这才放弃了与魏国拼多线作战的想法。
但依然要求与曹操打大规模会战。
不打则以,要打就得打个痛快,打到一方伤筋动骨!
于是,徐州经过一番内部讨论。
毫无疑问地,将主战场定在了河北。
不单单是为了响应李翊先平河北的战略方针,更重要的是曹操现在的治所就在河北。
打蛇打七寸,当然是挑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