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就该直接召见地方县令才是。
可李翊却别出心裁的召见了县丞、县尉,而对县令却并未做出任何要求。
此举也引起了陈登的好奇,当即问其缘故。
李翊微微一笑,有条不紊地为陈登解释:
“县尉、县丞者,皆郡县佐贰之官也。”
“岂有久居人下,而不欲取而代之者乎?”
“又岂有主官不惧属吏背己,反夺其位者乎?”
原来,这县丞、县尉皆是地方上的二三把手。
李翊认定,没有哪个老二老三是不想当老大的。
也没有哪个老大是不怕底下人顶替自己,取而代之的。
“故吾独召县丞、县尉,彼辈必争献忠诚。”
“而县令未得召见,则必惶惶终日,恐属下揭其短。”
“若吾所料不差,此时诸县丞已密修书简。”
“输诚献忠,以求附吾麾下矣。”
陈登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这才明白李翊整这么一出,也是憋着坏的。
通过召见地方的二三把手,明面上说是考核工作,实际上是给了他们一个背刺老大哥的机会。
而他们的老大哥,由于未得召见,此时肯定也是惶恐不安。
生怕自己被手下人出卖,一定会修书表文,向李翊表明忠心。
好一套玩弄人心之术。
高,实在是高!
陈登暗自佩服李翊的政治手段,此子经过十多年的磨炼。
其水平已远超当年初入徐州时的模样了。
举重若轻,信手拈来,令人不得不佩服。
陈登感慨佩服之余,一面又忍不住吐槽:
“……子玉兄便如此自信,地方县丞、县尉会倒向你?”
“难道就没有人会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欺上瞒下,抗争到底的?”
面对陈登的这个疑问,李翊也有考虑过。
但是在他看来,这都不叫个事儿
“纵有县丞、诸令,沆瀣一气,誓不相负,彼此之间并不出卖。”
“然吾只需略施手段,施以离间、试探之法,即可播猜忌之种于其间。”
“疑心愈重,则地方之势愈分。”
“地方势分,则中央权聚。。”
“如此,吾等于江夏之基愈固,所处之位愈安矣!”
先慑其胆,后收其心,故谓之为御人之术也。
其实只要使地方权力分散,就间接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李翊此举,就是想通过让地方势力彼此之间相互猜疑。
最后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