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群众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乃谓众人说道:
“公等皆知吾师从于得道仙人。”
“吾既晓道术,自然懂得祈风祷雨。”
“岂不见赤壁之时,吾设坛求来一场东风乎?”
众人纷纷喝彩,表示知道知道。
李翊便顺势说道:
“方今天旱,明日我便吾尔等祈雨一场,求得三尺甘霖如何?”
众人大喜,连呼大善。
吕玲绮亦不曾想,自己一来冀州就见着了李翊。
还能见到他祈风祷雨,真是不枉此行。
于是,有些直女地问李翊说道:
“相爷神通广大,只是为何要明日求雨,而不在今日?”
为何在明天,不在今天。
这个问题问得好。
你猜猜我为什么要选择明天祈雨?
早在前日时,李翊便与自己的科研团体,推算出来明天大概未时时分,会降甘霖。
虽然具体时间可能有误差。
但是没关系,反正李翊是设坛求雨。
会有一套祈雨仪式动作。
等雨真正下来的时候,自己再结束动作就可以了。
包管万无一失。
“……天机不可泄,汝明日便知。”
李翊澹澹地回复道。
遂命设坛于渤海南郊。
翌日,万民聚观。
九丈高台上,青幡招展。
铜龙吐雾,玉磬鸣雷。
李翊身披鹤氅,执桃木剑。
吕玲绮在台下注视着李翊,忍不住悄声问荀攸说道:
“丞相当真能够呼风唤雨?”
荀攸捻须微笑,“且观之。”
午时三刻,但见乌云渐至。
李翊抓准时机,以剑指苍穹。
登时狂风骤起,风过处,四下阴云渐合。
“太乙敕令,雷部听宣。”
只见李翊剑尖处竟燃起一道火光。
乃是李翊提前准备好的磷粉,专于此刻自燃。
众人见此,无不惊呼。
李翊又是一指,
霎时风起云涌,雷电齐发。
大雨如注般落下。
顷刻之间,电闪雷鸣,雨落如豆。
街市成河,溪涧皆满,足有三尺甘雨。
百姓欢呼跪拜:
“李公真神人也!”
吕玲绮目眩神驰,按剑叹曰:
“向闻相爷在赤壁设坛借风,我神往已久。”
“今日竟见得丞相召来雷雨,真大开眼界。”
李翊佯装力竭,由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