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95章 刘备:为什么不学曹操?爷们要脸

第295章 刘备:为什么不学曹操?爷们要脸(6 / 10)

这事儿要事传出去,必惹人笑话。

关羽面色铁青,一言不发。

正争论时,恰逢主簿王脩也来了。

孔融如获至宝,当即拉上王脩,谓他说道:

“叔治来得正好,适才老夫正与君侯商议李相新政之时。”

“不知叔治有何看法?”

此前说过,孔融之所以打仗菜,就是因为他选将的标准太严格了。

又有出身好,又要学问好,又要会打仗。

依照这个标准,何难提拔出优秀将领来,故而被黄巾军暴打。

但王脩完美符合了以上三个条件,被孔融举了孝廉。

也就是说,王脩相当于是孔融的门生故吏。

如今面对这种抉择大事,王脩没理由不帮前老板说话。

更何况王脩与孔融是一类人,都是极致传统的。

见孔融发问,王脩当即陈述自己的意见:

“……昔晋文公纳怀嬴,孔子称其‘谲而不正’。”

“卫宣夫人改嫁齐侯,时人谓之祸起于姜。”

“今正值乱世,多有战死,而使妇人守寡者。”

“故其改嫁,并无不妥。”

“只是以此颁布法律,鼓励再嫁,未免太过。”

关羽丹凤眼半阖,沉吟半晌,缓声说道:

“二公所言……不无道理……”

手指轻叩案几,“寡妇确实不该受欺辱,但要国家专门立法鼓励再嫁……”

言及此,摇了摇头,“未免矫枉过正。”

关平忍不住插嘴:

“可是父亲,李相此举,本意是为了保护寡妇。”

“就在上月前,北海还传出,有豪族欺母子孤寡,强占其田产之事。”

关羽抬手止之:

“此事,关某已将犯事之人正法。”

微微一顿,又道:

“非是某不通情理,实是礼法不可轻废也。”

次日,青州投出了反对票。

尽管关羽本人与李翊关系很不错,尤其李翊还帮他带过两年儿子。

按理说,以两人的交情,关羽应该支持李翊推行新政才是。

只是关羽从小接受到的教育,使他不能忍受让政府出面,大肆鼓励妇人再嫁。

为此,关羽还专门亲书致李翊,写道:

“羽拜上丞相:

“寡妇可怜,然纲常更大。”

“青州地僻,恐难从命。”

“他日把酒,再叙衷肠。”

青州、荆州都是大州。

这两个地方投出的票,权重是很高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