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关公”。
关羽虽然跟同事的关系处得不好,但不至于得罪每一个人。
而魏延不同,他是平等的得罪每一个同事。
历史上,作为征西大将军,丞相司马。
理论上讲,诸葛亮死后,魏延就是蜀汉军界第一人了。
但却被杨仪轻松策反军队,何也?
因为他不仅在朝中没有一个盟友,就连军中也没有一个盟友。
魏延这样一个爱兵如子的将领,却在与杨仪的争权中,被轻松策反了军队。
乃至众叛亲离,没几个士兵跟他,这不显得矛盾吗?
这是因为杨仪让王平搬出了诸葛丞相,说:
“丞相尸骨未寒,你们怎么敢?”
此言一出,蜀军都以为魏延是真的造反了。
于是纷纷弃他而去。
这里的关键一点就在于,当杨仪宣布魏延造反时。
蜀军部队中的中高级军官们,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魏延说话。
说白了,但凡有几个威望高的将领站出来,稳住自己部曲中的士兵。
魏延又何至于众叛亲离?
同为武将,降将派的护军姜维站队杨仪。
益州派的王平亲自来策反魏延部曲。
凉州派的马岱,更是亲自率兵去追杀魏延。
你便能知道,魏延他的情商有多低,是真的不会跟同事相处。
但魏延的的确确是一个合格的将领。
不然刘备也不会力排众议,把张飞北战区总司令的位置,让给魏延了。
所以我们常说,魏延是关羽政治生命的延续。
他跟关羽一样,都是有刘备惯着、诸葛亮哄着。
刘备一死,魏延私下里便发牢骚说——
“诸葛亮太胆怯了,要是先帝还在就好了。”
饶是如此,诸葛亮依然是哄着、宠着魏延。
就比如车骑将军刘琰与魏延不和时,诸葛亮亲自出面责备刘琰,让他给魏延道歉。
而当刘备、诸葛亮都不在了呢?
事实证明,几乎就是诸葛亮一死,魏延就马上跟着去了。
后主刘禅不是没有想过要保魏延。
魏延与杨仪争权时,刘禅是派了蒋琬过去调解的。
但刘禅毕竟不是刘备,他威望不高,是压不服手下两大权臣的。
袁莹见魏延未能听出她弦外音,唇角微微勾起,笑意却不达眼底。
“……将军真不愧是我家夫君一手提拔起来的,做事果然周全。”
魏延浑然不觉话中讥讽,反而愈发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