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逐渐转变成寇匪头子。”
这些也是朝野共识,在流寇兴起前期,朝廷一直认为流寇都是吃不上饭的农民,都是大明的赤子百姓,所以应当以招抚为主,哪知道流寇中如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狼子野心,根本就不想过太平日子,屡屡以诈降之计躲过追剿,屡降屡叛。所以之后朝廷调整策略,对流寇以绞杀为主,但是往往又不分良莠一概杀死,这两种极端都对剿灭流寇于事无补。
“因此,臣以为,要想彻底剿灭流寇并防止其死灰复燃,第一要做到恢复生产,尽量让中原百姓不要在饿肚子,防止产生新的流民。为此,微臣准备大力组织屯田,军屯和民屯并举,招抚流民开垦荒地,不在让老百姓流离于道成为流寇的预备兵员。”这一点其实早有大臣建议过并不稀奇,说起来容易却做起来难。
招抚流民屯田,总要给他们口粮吧,口粮哪儿来?要给他们农具、种子什么的吧?农具和种子哪儿来?这些都是要花钱的,而偏偏大明朝最缺的就是钱。如果说前面两项有钱能够解决的话,那么最难的就是种地的话地从哪儿来?诺大的大明朝,哪块地都是有主的,即使荒在那儿,那也是有主的,不是你想种就能种的。
“臣有本,专为中原屯田一事启禀皇上。”刘重元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奏章高举过头顶,王承恩连忙接过然后摆在皇帝面前。
厚厚的一本奏章怕不有数万字之多,皇帝捧在手里慢慢打开,先一目十行的扫了一遍,暗暗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