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穿越天龙八部之风流虚雨 > 第一百五十五回 征讨西夏(三)

第一百五十五回 征讨西夏(三)(2 / 3)

兵势转盛,于虚雨遣使向主持北路军政要务的范用问计,范用呈上攻守两个方案,任凭于虚雨选取其一。于虚雨认定要当即立断火速对西夏展开攻势,下诏命北路军分军十万,增援甘州,约其于零五年正月共同进讨。

在甘州继续扩充、收复失地还是集兵防守,李乾利和吴昊各执已见,且各有各的道理。李乾利认为,进攻后守兵分散,战线太长,不便防御,应当固守静观其变。元昊不顾李乾利身份,坚持己见,认为如果一昧固守,将士必无进取锐志。吴昊派人赴兴州见李乾利,坚持已见,认为进攻乃最上之策。李乾利观吴昊手书,叹道:“吴昊用兵,置之胜败于度外。确实胆略过人。”对甘州使人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回返甘州后,让吴昊便宜行事。”

中国南路兵马诸位将领,皆是武林人物出身,身当行阵,为士卒先。于虚雨继位之后废除宋朝限制武将权力的国策,矫枉正过,尽量发挥有勇有猛的能将作用,重点培养大战中能身临前线、知兵知将的军事统师。

中元零五年三月,正当吴昊巡视军务之时,南路大军共三十余万重兵复夺刊沟,准备围攻甘州,意欲一战而决。吴昊闻报,命西夏临近州县尽出其兵,又招募士兵一万八千余人,撤回外围兵力,集兵甘州,全力防守。

唐国恩制定的战略是从坊头等军事地点,步步为营,反客为主,集合优势兵力对西夏军发动攻击。各营寨相距四十里,道路便利,辎重运转方便。合营寨主将审时度势,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据险置伏,断其归路。”

唐国恩所述,足见其成竹于胸,文韬武略,确实不同凡响。唐国恩在南路军发文,警诫各将,传檄文再次强调军纪,若有违犯军令者,虽然是有功之臣,也定斩不赦。

零五年四月,南路军渐渐逼近甘州,诸路大军渐成合击之势,在甘州城南张宗堡大败西夏部队,斩首数千。西夏军弃下马羊、骆驼,诈败诱敌。唐国恩命大军乘胜追击,敌人所弃之物,诸军有敢取者,立斩首。

段誉引精骑在前衔尾追击,云重等将紧随其。刺探情报的尖兵来报,声言西夏兵力很少,段誉等人顿失警戒之心。唐国恩在后军闻报,认为西夏兵可能设有埋伏,催促后军急赶,救应前军。

段誉手书与唐国恩,相约“明日会兵甘州,必使夏人匹骑无还。”其实,吴昊率十万大军,已经沿甘州南下,在姚家川西侧的谷口设下埋伏,先前西夏“败军”,就是引中国士兵深入的“诱饵”。

段誉轻装奔袭,未带足够的粮草,正在人困马乏,沿姚家川西行,在距甘州城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