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相关部门通过官方媒体向全社会发布了初步消息。
这瞬间引爆了积郁已久的民间舆论。
网友们兴奋和期待的火焰燃起来了!
“卧槽!搞大的了这是,高层终于看不下去了。”
“华夏历史文化节?好啊!这比网上骂几句有用多了,我们要让他们见识什么叫真正的文化底蕴!”
“这次文化部雄起了啊!就是要这样,直接放大招,把他们的脸打烂!”
具体工作由文化部长叶知新主持。
多年来,他深耕文化领域,对华夏文化有着炽热的情怀。
“端午祭”事件同样触及了他的底线。
他觉得,这场文化之争,绝不能退让分毫。
为华夏文明正名,就是为华夏儿女撑腰。
各项筹备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
考古界的泰斗们拿出最新出土的文物,打算进行全球首次展示。
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与一脉相承,这就是具体的物证。
古代文明岂是可以胡编乱造的?
历史学家们凭借厚厚的史料,梳理出无可辩驳的史实链条。
粉碎那些荒谬的“起源论”。
让世人看到,谁是孙子,谁是爷爷!
科学家则要展示历代科技成就。
从“四大发明”到古代机械奇迹。
告诉世界谁才是真正的科技先驱。
文学艺术家们不但要展示文学作品原稿,他们还通过一些富有感染力的形式,比如沉浸式体验剧、交互式数字艺术等等,更好的展现华夏诗词歌赋的魅力。
每个领域的专家都充满了使命感。
这可不是一场普通的学术交流,而是一场至关重要的文化战争。
华夏必须赢!
华夏历史文化节的各项筹备工作,在叶知新的统筹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叶知新觉得,活动还需要一首主题曲。
这将是文化节破圈传播的关键,能更好地吸引全球目光。
在一次会议上,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主题曲的选择,我个人倾向于能够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的流行音乐。”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了一瞬,随后是一片窃窃私语。
率先发声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古籍文献学泰斗:
“叶部长,此乃华夏历史文化节!
核心在于彰显我华夏文明的历史厚重感。
流行音乐大多旋律跳跃,歌词浮华,难以承载数千年历史的底蕴。
我个人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