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凤凰传奇:歌手翻车,求我们出战 > 第355章 华夏到底有多少种味道?

第355章 华夏到底有多少种味道?(1 / 3)

不同人群的味蕾和对美食的探索欲都被唤醒了。

他们不约而同地要探寻华夏味道。

大学教授张老先生,几十年来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

家与办公室、教室。

除了偶尔去食堂,他的饮食几乎都是老伴在家里准备的清淡饭菜。

《舌尖上的华夏》的开播,改变了这位老教授。

第一集看完,张老先生就愣住了。

他看着画面里那些精致又充满烟火气息的小吃,尤其是他从小吃到大的馄饨和汤圆,在节目中被赋予了亲情与乡愁的意义,老教授老泪纵横。

那句“摇摆摇摆”的歌声响起,张老先生偷偷跟着节奏在沙发上晃了晃脚。

第二天,他就按捺不住了。

他对老伴说:

“明天开始,早饭不吃粥了,我要去吃巷口王记的生煎,还有胡同里的吴记,看看他们家的灌汤包是不是电视里说的那样,皮子有七十二层褶。”

第三集播出后,节目深入了山林。

张老先生看到了许多他只在书中见过,却从未品尝过的山珍。

他干脆向学校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名义是“学术交流”。

实际上是悄悄跟着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直奔皖省深山里的一个小镇。

他在那里,找到了节目中的野山菌炖土鸡。

第一次体验了蹲在农家土灶前,就着热腾腾的香气大快朵颐的乐趣。

泥土和山林的清香与鸡肉的鲜甜完美融合。

张老先生感觉,平淡了几十年的味蕾,在这一刻活了过来。

接下来的一周里,老教授完全抛却了学者的架子。

他在闪西吃过辣到出汗,却欲罢不能的臊子面。

在川渝体验过辣到冒火,但让人停不下来的麻辣火锅。

看着那一串串肉在红汤中翻滚,视觉与味觉的双重冲击,让他直呼过瘾。

他回到学校,写下了洋洋洒洒几万字的心得体会。

还经常在课堂上,播放《华夏味道》,引用《舌尖上的华夏》的片段,鼓励学生去探索和传承华夏美食。

全国各地的华夏网友们,都迅速行动起来。

很多人化身“美食特种兵”。

“姐妹们!我人在闪西!刚干完一碗biangbiang面!”

“我在徽京了!第一站鸭血粉丝汤,第二站汤包!第三站……待会儿再说!”

无论是粤东肠粉,还是深山里的特色野菌炖鸡,抑或是大西北风沙中炖煮的羊肉,都吸引着无数人蜂拥而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