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知道,自己只有三万人,想要守住整个巴郡肯定是不可能的,最终姜维将所有的兵力,安排在了巴郡的核心,江州成内。
而顾如秉的目的,也不是其他的地方,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江州成。
双方在江州城直接对峙了起来。
姜维看到刘备的十万兵马后,立刻向曹仁求援。
然而曹仁对于姜维的求援,完全不在乎。
在曹仁看来,姜维就是在夸大而已,顾如秉就在犍为郡,怎么可能出现在江州城,而且顾如秉既然来了犍为郡,那就说明,主力肯定也在犍为郡,江州成就算是有受到了攻击,也不可能有十万大军吧?
难道刘备手中有二十万大军不成?
但根据他们的情报,刘备只有十五万大军而已。
此时的顾如秉并没有着急攻城,而是派使者劝降姜维。
姜维则是直接将使者赶走。
最终顾如秉下令攻城。
十万大军分成了四部份,分别攻击江州成的东南西北四个城门。
顾如秉知道,这江州城内只有三万兵马,而且大将都被曹仁带走了,自己手中有着兵力优势,还有将领优势,想要将这些优势展现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四面围攻。
姜维最怕的就是顾如秉分四个城门一起进攻。
最终姜维将三万人,分成了四部分,自己和郭淮各带了一队,而另外两队,则是由两人的副将分别带队。
很快战斗开始。
姜维负责守的城门,是由魏延带着两万人攻击的。
魏延为了争取拿到首功,亲自带人攻城。
然而当他们冲到城墙底下的时候,魏延才反应过来,他们所带的云梯竟然不够高,无奈之下魏延只能撤下来。
显然在他们离开江州城之后,姜维对江州城再次进行了加固。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其他三个城门。
最终第一次攻城以失败告终。
顾如秉对于这个结果非常不满意。
随后立刻就组织了第二次的攻城。
很快,云梯就架好了,魏延带着众人开始攀登。
很快,魏延就登上了城墙。
双方在这一刻开始了短兵相接。
姜维知道,自己必须要出手挡住魏延,不然的话,很快他们就要守不住了。
不过姜维也清楚,自己不是魏延的对手,只能依靠目前城墙上的人数优势,开始对魏延进行反攻。
魏延在城墙上坚持了一会,奈何城墙上的魏军实在是太多,而自己的支援迟迟不到,最终魏延只能选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