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我有一个小世界 >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枪响 (大年初二快乐,新年求订阅支持,谢谢!)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枪响 (大年初二快乐,新年求订阅支持,谢谢!)(3 / 6)

喜得董卓笑到见牙不见眼,说:“若果天命归我,司徒当为元勋。”

看王允这副诌--佞相、奉承话,确已到了为孔子所鄙视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地步。但在“求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施计要求之下,“吃虎”的猪相。却做得十分到家,所以到时机成熟的时候,便一反媚态,指责董卓喝道:“反贼至此,武士何在?”

从这两副早晚变化不同的脸孔,由妓---女相变成屠夫相,可以看出凡任何一场斗争。定要经过一段艰苦的历程。

古语有所谓“变生肘间”,俗话也说“吃碗面反碗底”的。正说明人与人相处,就会发生利害冲突,也即经常有“扮猪吃虎”的阴谋发生。

所以,某些“英雄人物”。其对人之态度,绝没有信用可讲的,有的只有利害关系,所谓“刎颈交”者,只限于书呆子,但书呆子决不会是英雄人物。

此外,孙膑见嫉于庞涓,燕王棣见疑于侄皇帝,都是摆出了猪相才避免伤害的。足证此“扮猪吃虎”计。消极的可以避祸,积极的就是夺权手段。

书呆子之所以不能成为英雄,在于给仁义道德迷了心窍。脸皮太薄,而“英雄”的起码条件是说谎不脸红。

若说“刎--颈交”可以维持真情的话,那项羽何至要自刎乌江,孙膑怎么会要装疯魔呢?相反的话,“扮猪吃虎”往往发生于为种“亲情”之间,古代如此。现代更甚!

老子说过“大巧若拙”,孔子也说“大智若愚”。这是指有高等学术的人,要顺自然而成器,不强为造作,不施巧计不自炫其技,表面看来,一副笨拙样子。

这论调,在老子而言,是他老一套“无为而治”的观念;照孔子意思,则是“容貌盛德”不露锋芒的表现,但积极用到事物上的,这种独善其身的操守、待价而沽的态度,是不足为法的。

照道儒两家学说,其所要求的是什么事都要听其自然,静候发展的。

这是缺乏了积极进取心,尤其在现代,姜子牙的那套钓鱼手法已很难行得通,古代的民风淳厚,求贤的风气很盛,纵不会做到野无遗才,起码有才能的人不如今日这样被糟---蹋,所以刘备会去“三顾茅庐”。

那现在行不行?就算有“赛孔明”出现,也断不会有人枉顾而把饭碗送上门来,即使你日夜奔走于权---贵之门,打尽恭,作尽揖,也不容易谋一枝之栖,还想有阔佬会屈驾过访不请教?!

所以“大巧若拙”和“大智若愚”这种态度,只可以在米缸常满、荷包不空的时候作为自鸣清高的招牌,要在做事时就不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