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之相,再对比魔灵雀,以及家宠小白的神态、动作,渐入佳境。
“凤飞千里,非梧不栖。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他心中渐渐有了明悟,凤形桩法的神髓在于“浴火”、“栖息”两词,浓缩为一个“养”字。
龙形桩法擅长争斗、搏杀,凤形桩法擅长疗伤、调养。
每一种桩法,皆有妙用。
一时间,十二种桩法在识海里反复显现,时而为猴,时而为龟,时而冲天化龙,时而落地成凤,激荡起层层波浪。
桩法一式一式浮现,串为一体,融于一炉。全身的筋骨脏腑仿佛在一一呼应,起伏不定。
练桩两年,终至融会贯通之境。
与此同时,以前不明白的关窍逐一通畅,他终于读懂十二祖拳前两层的含义。
第一层练桩,顾名思义,就是习练二十四式动静桩法,返本溯源,练十二式本源之相。
第二层养气,通过本源之相感悟天地之灵气,自然之变化,御使阴、阳、风、雨、晦、明之六气。
待练出第一缕气,就是真正晋级炼巫之境。
十二祖拳乃是萧酒传自太安国的武道功法,因此更确切的说,是先天境界。
接下来,萧南的首要任务就是锤炼桩法,壮大本源之相,使之达到可以触及天地之气的地步。
桩法取得极大的进步,他心下欢喜,继续检查淬骨的进度。
人生有两百零六块骨骼,淬体境界,或者按武道修行的说法是后天境界,便是一步步淬炼全身的过程。
炼肌如铁,炼血如汞,炼骨如玉,炼腑如雷,直至全身毛孔大开,周天循环,后天返先天,即是炼巫之境。
萧南在冬猎之前的淬骨进度是三十块,经过一番波折磨练,虽然没有刻意修行,此时也已达到三十六块的数量。
“古人不曾欺我,生死历练远比闭门造车效果显著。”他暗叹一声,“这十几日的收获,赶得上我两个月的苦修。”
他心念平静,进入空冥。气息自鼻孔缓缓出入,极轻极淡。血液在四肢、脏腑间流转,洗骨炼髓。
不知过了多久,魔灵雀眼眸微动,向下看去。
萧南立即从冥想里醒转。
两道黑影从黑牙堂离去的方向快速返回。
他们奔到近处,其中一人挥手抛出一道黑色束带,另一个人伸手接住。
两人拉着束带,奔向峡谷窄道的两边,使束带覆盖整个道路。
他们捏住束带的一角,轻轻抖动。束带顿时展开,露出黑色的细网,上面布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