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的事情透露给了周滔,如果周滔再把这个消息透露给张延……
而且就算现在周滔还没透露,也未必是什么好事——等以后在关键时刻透露出来,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看来循序渐进是不行了,必须重拳出击!
等到了节目组的摄影棚,杨阑突然快走几步赶上了正向导演介绍陈曦米的张延:“张总,方便聊几句吗?”
“嗯?”
张延脚步一顿,斜了眼杨阑,然后对史铁升夫妇道:“你们先去熟悉一下环境,我随后就到。”
等其它人都进了摄影棚,张延与杨阑四目相对,主动开口道:“上次真是对不住,不过我确实是已经和别人约好了,所以……”
“可以理解,贵人事忙嘛。”
杨阑打断了他的话,又问:“那今天晚上呢,张总不会还是抽不出时间吧?”
“今天晚上当然可以。”
这女人还真是锲而不舍。
说实话,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如果不是听周滔透露,张延还真想不到这位知名女主持,竟会是个彻头彻尾的拜金女。
既然她三番五次找上自己,那自己就干脆看看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好了。
…………
上午的试镜非常成功,陈曦米的诗词功底毋庸置疑,那跛脚的瑕疵,在渊博知识的衬托下,都仿佛镀上了一层残缺之美。
中午四个人在外面庆祝了一番。
下午的时候,张延就去了那位张澍新女士,这位大姐并不知道张延其它的身份,找上张延就只是为了他在小说里,描绘的未来网络世界。
而她最感兴趣的部分,就是互联网上‘身份认同、物以类聚’的描写。
张澍新认为现代大都市里,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难以坦诚相对,一些私密的情绪积蓄久了,既需要找地方宣泄,也需要寻找认同感。
而互联网恰恰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像是现在的情感热线。”
张澍新侃侃而谈:“如果能把情感热线搬到互联网上,那就能同时让更多的人同时进行交流,而且初期受限于成本,能接触到的基本都是高级知识份子和富裕人群。
这些人天然就是最优质的客户,不管是依托情感热线进行收费服务,还是通过互联网整合现实里的资源,都有着很大的潜力。
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我相信你肯定也对互联网感兴趣,所以我希望你能加入我的公司,并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和我一起创立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企业。”
别说,她悟出的这个情感赛道,听着确实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