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演锤炼无数遍,顾清早已驾轻就熟。但他不甘于重复和墨守成规,总喜欢在每次演绎中添加一点新的东西。
——表情、动作、语气…他竭力将一首歌化作一场微型舞台剧。
此刻,
他步伐带着戏曲的韵致,眼神流转间皆是古韵。每一个顿挫,每一次扬眉,都力求完美。
台下观众,目睹了今晚最令人心醉神迷的表演。
顾清恍若一人分饰两角:
“【入得此门不回首,无需宣之于口,我对案再拜那风雨瓢泼的残陋,再聚首。】”
男声沉郁悲怆,悔恨入骨。
“【戏子多秋,可怜一处情深旧。满座衣冠皆老朽,黄泉故事无止休。】”
女声婉转凄切,哀愁缠绵。
生离死别,爱恨纠葛,尽在方寸舞台间淋漓展现。
高潮骤临:
“【误闯天家,劝余放下手中砂。送那人御街打马,才子佳人断佳话。】”
顾清手腕轻转,那把素面团扇由下而上,如叹息般缓缓遮住半张清颜。
“【怜余来苦咽下,求不得佛前茶,只留三寸土种二月花。】”
悲戚的戏腔似要刺破苍穹,直抵幽冥。最终,歌声化作低回虚哑,唯余一双点漆般的眸子,盛满化不开的悲意,无声凝望。
“啪!”
一声脆响,郭德刚竟情不自禁地拍了下大腿,险些脱口喊出个“好!”字。
他心中震动——这小子,竟是个真功夫的?
老郭直到现在,才升起了悔意和歉意。
敢情他这真是调侃错人了!
顾清的老师,可是真正的徽派戏曲大家,
一个尽兴教,一个尽心学,同时还颇具天赋,有着老天赏饭吃的嗓子和模样。
纵使是他这个老学究也挑不出来一根刺。
连郭德刚都如此失态,其他人更不必说。
“哈哈哈!这是我小弟!帅不帅?!”
邓朝激动地站起来,巴掌拍得通红,笑得见牙不见眼,比自己上台还得意。
与顾清交好的艺人纷纷起身喝彩,掌声雷动。即便不熟的,此刻也拍得分外起劲。
老一辈沉醉于那纯正的戏曲韵味,年轻一辈痴迷于顾清本人的魅力——场面一时和谐无比。
然而,在这满场欢腾中,唯有一人格格不入。
刘师师安静地坐着,白皙的手背轻轻抵着下颌,目光怔怔地追随着台上行礼谢幕的顾清。
那眼神里,失落如同水底的暗流,无声涌动。
《辞·九门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