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庄子了,这庄子上的人可都指着您过日子呢。”
沈湄轻声笑了,“压力好大呀!”
紫鸢也跟着笑了,歪着头看向沈湄,“以前奴婢可听宫里的嬷嬷过,过日子没压力可怎么成呢?”
话音一落,两人相视一笑。
沈湄心中一阵暖意流过,她握住紫鸢的手,诚心诚意地开口,“紫鸢,谢谢你照料我这么久。”
紫鸢忽地一阵鼻酸,“您什么呢。”
她抽了抽鼻子,望着沈湄的眼中闪过一丝敬佩。
“若不是遇到了娘子,奴婢从来不知,这世间女子的日子还能这么过。
娘子,您的日子定会越过越好的。”
沈湄笑着颔首,紧了紧握着紫鸢的手,“你放心,我定会越过越好的。”
庄子上共有三户人家,李庄头是总管,还有两家分别是高家和孙家。
高家负责庄子里的家禽,孙家负责厨房等琐事。
李家有二子二女,高家有三子,孙家有一子一女。
李家和孙家的女儿早就嫁人了,因此紫鸢找来人牙子,从中挑来个连翘贴身服侍沈湄。
沈湄虽当了几个月的官太太,却从来没有经手过买人,便直接交由紫鸢做主了。
紫鸢挑来挑去不只买了连翘,还买来两个力气大会些拳脚的丫头。
紫鸢在庄子里呆了三天,帮着沈湄料理完琐事便回宫了。
沈湄心中满是不舍,可只能笑着将紫鸢送走。
“娘子,紫鸢姑娘已经走远了,咱们回吧。”
连翘站在沈湄的身后,轻声道。
“嗯,好。”
从此,沈湄便定居在庄上了。
每日晨间时分,趁着阳光还没有那么烈,沈湄衣着朴素,慢悠悠地踏遍庄子中每一寸的土地。
农忙时节,李庄头从附近庄户人家找了好些佃户帮着耕种。
沈湄便嘱咐厨下每日备下绿豆汤,远远望着田地里劳作的人们,沈湄的心底从未有过的安定。
庄上的日子和缓又悠哉,转眼间,端午节就快要到了。
从前在青阳乡时,端午时节家家都要准备好些香囊。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里还装些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沈湄便依照家乡的习俗,缝制了十六个香囊。
临出宫前她还向陈嬷嬷要了太后娘娘的鞋袜尺寸,因此除了香囊,她还缝了好几双鞋袜。
沈湄将它们放入匣中,仔细地收拾妥当。
太后娘娘身居高位,吃的用的穿的必是样样精致,色色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