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不满,一直安静地听着,直到胡美人问起弄玉,是谁救了她,弄玉这才出声,将那个少年说了出来。
胡美人混迹在后宫之中,在一些事情上,她的心思非常敏锐,想起昨夜的动静,她下意识问道:“那天晚上的动静也是他弄出来的??”
弄玉笑着点了点头。
胡美人见此,面色微微一变,欲言又止。
到最后她才出声说道:“他是个好孩子,身手也极为不凡,只是年岁小了一些,要是你愿意等,会是一个不错的良人。”
女儿家的话总是这样,聊到最后,都是这样的话题,特别又是在乱世之中,一个姑娘,特别是一个有些姿色的姑娘,若孤零零一个人,会活得很辛苦。
只是说着说着,胡美人眼眸中又浮现出一丝担忧,尽管自己这个外甥女是一个美女,但她更清楚,在这个时代,美貌是最廉价的东西。
而那个少年,年纪轻轻,便有此等手段,未来必定大有建树,而这样的人身边是不缺女子的。
于是她又同弄玉交代了一些悄悄话,到最后直把弄玉说的面红耳赤,一张俏脸红到耳根。
与此同时,在韩王宫的守藏室,陈修缘也再度开始了观书的日常,不过与之前相比,他身边多了一位姑娘,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有过几面之缘的红莲。
红莲是一个极为聪慧的姑娘,行事也极有分寸,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对于这位不请自来的姑娘,就算是陈修缘也没有太多的抗拒。
至于红莲,见陈修缘如此,自不会有什么不满,反而顺水推舟待了下来。
之前她总听韩非说自己师傅如何了得,自己求学时因遇良师而大有所获,对于这些,她一开始是不以为意的。
直到上一次,陈修缘跟她说了一些话,竟让她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那个时候她才知道自己的九哥说的不错,若是想有所成就,一个好的师傅是不可或缺的。
如今七国林立,百家争鸣,各家都有自己的学问,道理很多,但名师太少,至少韩国是没有的,若是韩国有名师,她的九哥就不会出去求学了。
她记得儒家好像是有一句话,叫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尽管陈修缘年纪很小,但她却觉得对方能够当自己的老师,所以她便来了。
守藏室的书很多,她也没有打算全都看完,只取了一些谋略、兵法的书来读,背诵下来后再去跟陈修缘请教,每每如此,她都有所收获。
对她来说,这样的日子似乎也不错,至少相比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