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一个少年来到了赵国都城邯郸的大门前。
看着城墙上那古朴的两个字,少年目光微动。
邯郸。
这个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的名字,以后世之人的眼光来看,此刻带着历史的沧桑和厚重。
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传说,在后世,这座城被称之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缘起于此处的成语,足足有两百多个。
稍微站了一会儿,少年脚下一点,整个人凌空而起,身形好似大雁,眨眼间便来到了几十丈高的城墙上。
站在此处,举目四望,整座邯郸城的面貌尽收眼底,夜间的邯郸,似乎要比韩国的都城——新郑更加的让人眼花缭乱。
灯火通明的大街上,一座座绚丽的高楼如同一颗颗明珠,分外的耀眼。
赵国的舞蹈独步天下,而邯郸又是赵国的都城,因此此地的歌舞极其昌盛,这也就导致了邯郸城内舞坊和花楼的数量极多。
相较于韩国新郑紫兰轩的一枝独秀,这里的大街上更像是百花齐放,争妍斗艳。
修缘沉思片刻,心里有了规划,与他这一次行动有关的花楼舞坊有两个,一个叫醉梦楼,一个叫玉花阁。
醉梦楼是惊鲵所在的花楼,他记得对方曾说过暂时屈身在此楼之上,还是此楼的花魁。
另外的玉花阁则是姚依信中所提的地方。
他初来乍到,对于邯郸城内的局势摸不准,所以便打算先去找惊鲵了解一下情况,再去谋划接下来的事情。
随后他脚下一点,身形一晃,消失在原地,再度现身时已经出现在邯郸城的大街上。
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修缘眼角闪过一丝异样,这里的服装与之前在韩国见到的有些不太一样,虽然大体上相差无几,但又带着异域特色。
这不由让他想起了赵国的一位君王——赵武灵王。
当年,赵军在中山国战役中因行动笨重遭胡骑围歼,暴露赵国军事体制上的缺陷,或者说是当时整个中原的体制缺陷,因为当时中原传统上的兵种为战车部队,战车部队行动笨重,日行军仅为八十里,而匈奴轻骑兵日行可达三百里。
吸取战败的教训之后,赵武灵王深入胡人腹地,观摩研究,最后发现关键所在,力排众议,提出“胡服骑射以教百姓”的对策。
短短十年之间,赵国便极速崛起,骑兵从不足五千人扩至四万精骑,先后击败中山国、林胡、楼烦等游牧部落,领土扩张两百余里,对匈奴的胜率更是从三成跃至八成。
正是因为当年的胡服骑射改革,赵国才有了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