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维校的三好学生 > 第149章 各回各家

第149章 各回各家(1 / 6)

戍天历37年八月,昊国西宫中。昊王看着地图上顾首关南侧的兵马对峙,那个“东市军”的标示,牙齿咬得很紧:“此子一日不除,我后宫粉黛无颜色!”

自从失去了渤郡后,昊国上层的消费,是肉眼可见地降了下来。宫女的衣服从丝织品变成了棉布,而粮食也从稻米变成了芦稷(高粱)。

然而一旁年轻龙裔官员则是说道:“陛下,只是有人不想除掉此子。”

昊王瞥了这位龙裔一眼,但是没有出言警告。因为,已经不止一个人,在旁敲侧击地叙述,赵诚对朝廷有了防备,想要养寇自重。这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人的谗言了,而是已经成为昊国内部一股势力;但赵诚也不是一个人,他麾下那些连战连捷的军功派们,被压制的越狠也越抱团。

毕竟武飞和赵诚之间月月通信所产生的风言风语,已经造成三人成虎的势头。

这“月月通信”是武飞那儿传出来的,武飞毫不避讳地对各方说道:“没有谁比我更懂赵大将军,我和他是好朋友。”

其堂皇冠冕,以至于大爻内部那些见不惯武小雀的政敌们,也不是抓住这个指责武飞“通敌”,而是讽刺武飞吹牛。

可昊国内可不这么想,毕竟赵诚先前一直是战无不胜,今年几次出关用兵小试,也逼着武飞手忙脚乱,丢了几十车原本该送到堡垒中的粮草。但现在,怎么着就是拿不下他呢?

失去渤郡对于昊国来说,对兵家来说是失去了那些粮产,而对习惯了上层生活的顶层来说,向南的商利都被截断,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他们的日常可不是一般的“日常”,取暖都不是普通柴火,而是烧过的银骨精炭。

而在武小雀地盘上,敢于有这样“日常”的世家大族,都证明还有“膘”,刮的还不够。以至于宣冲治理过的地方,其豪门文化长达百年都是“含蓄”“收敛”“财不外露”。

渤郡各地维持会的大佬们,现在乘马车开会时都只能躺在干草堆中保暖。回去之后还是跟着奴仆们一起掏耗子洞。

在武飞的计算中,这就节省了不少棉布资源,让东市军有足够过冬的棉衣。

渤地原本的世家在战乱和武飞的铁腕下,强行从奢入简。

戍天历37年,武飞和赵诚都在互相封锁,控制治下粮食,药品,布匹等资源的流失;而武飞这边控制资源的能力,要比赵诚更游刃有余。

要说昊国有没有让大爻富贵人家们所需要的“日常”呢?是有的。

例如昊王此时大殿中燃着的灯火,是鲸油熬制的万年灯,这可是修神的上品。转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