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三教百家,驳杂繁复,韩云看到最后,窥一斑而知全豹,终于明白了孙禄堂宗师所达之境界。
于性功之上,不见不闻,觉险而避,自在极意;于命功上,锁尽周身,气血浑然无漏;于先天一炁的修炼上,炁机如意臂使,万千气象信手拈来,以至于达到“虚无”的境界。
不论何种攻击,至我身前皆被化解,万尘不染,万法不侵,身前三尺,即是一方劲力世界,可谓咫尺天涯。
韩云猜测,修至如此境界,恐怕都能和那时候的当代天师相持一二了吧!
估计能挨几下五雷正法。
天师:嗯,没错,任你再如何天才,也只是见我的门槛。
韩云细细品读,只觉字字珠玑,仿佛有股玄妙的力量透过纸背直抵心间。他不由得闭目凝神,体内先天一炁竟随之流转,与书中所述隐隐呼应。
孙维岳见状,轻声道:“韩兄弟果然天资卓绝,竟能瞬间领悟其中三昧。”
“先祖曾言,此书非有缘、至臻、求道者不能有所悟,孙家后辈子孙不可独专,可传至人同道,今日看来,韩兄弟便是这般人了。”
韩云睁开眼,感叹于孙禄堂前辈的心胸,郑重抱拳:“孙家主厚赐,韩某感激不尽。此等修炼箴言,实在受之有愧。”
孙维岳摆摆手,笑道:“武道一途,达者为先。韩兄弟年纪轻轻便有如此造诣,他日成就不可限量。”
韩云沉吟片刻,忽道:“孙家主,我观这《拳意述真》中所载,似乎与道家‘炼神返虚’之境有相通之处。”
“不知孙禄堂前辈晚年可曾提及更高层次的感悟?”
孙维岳神色一肃,低声道:“韩兄弟果然慧眼如炬。先祖晚年确实曾言,武道极致,当与虚相合。”
“他临终前七日,独坐院中,不饮不食,周身气息却愈发缥缈。最后一日,他只说了一句原来如此,便含笑而逝。”
韩云听着孙维岳所说,怎么感觉和大盈仙人左若童最后的状态有些像呢?
他们是不是都悟到了什么?
韩云心头一震,隐约捕捉到了一丝灵感,却又难以言明。
“孙家主,我有个不情之请。”
“但说无妨。”
“我想在此闭关三日,参悟此书,不知可否方便?”
因为这本书不能被抄录和带出的缘故,所以韩云只能选择在孙家参悟。
孙维岳欣然应允:“求之不得!我这就命人准备静室。”
三日后,当韩云走出静室时,整个人气质已然不同。他眼中神光内敛,举手投足间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