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拿着一份从废墟里翻出来的《费加罗报》,上面写着【英勇的法国军队在色当一线成功阻击敌军,单日摧毁敌人300辆坦克】
剔除报纸里完全不符合实际的信息,秦浩可以确认自己正处于1940法国投降的前夕,还是在德军已经绕过马其诺防线的情况下。
啧
这次应该是有些难办了。
日记本有个很坏的习惯,就是经常性的把话说一半。
这次虽然没有让自己像以前那样找什么“沙皇的珍宝”,但是重要人物转移这个概念依然非常模糊。
关键人物到底是谁?转移到哪儿?这些根本就没办法确认。
唯一的线索就是倒在眼前的家伙。
可他已经死了,总不能让死人站起来说话吧?
无奈之下,秦浩只好收集现场留下来的物品,看看是否有下一步行动的线索。
一部被砸变形的电台,一张只翻译了一半的电报,一本疑似是密码本的圣经,剩下的就是普通教士的常用生活品。
从那张残缺的电文上看,这位有些倒霉的先生,应该是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求他和某个人接头,结果还没等他把电文完全破译下来,就被一发莫名其妙的冷炮送走了。
下面该怎么办?
以现在这个节点看,即将逃离法国的市民、富豪、高层数以万计,想从这个范围内查找所谓的关键人物几乎是大海捞针。
与其盲目的离开,倒不如…
秦浩把目光又投在了一旁的教士服上。
——
英国人的情报非常准确,不过两天时间戴高乐调任的命令就到了,任命他为第四装甲师的上校指挥官。
一开始戴高乐还有些意外,因为以他的身份并不适合去指挥一个师级的作战单位。
不过当他实际到任后就发现这个【第四装甲师】,也和自己的指挥官一样名不副实——这是一支刚刚拼凑起来的纸面部队。
计划上说是配置了200辆坦克,但是实际上只有80辆老旧的雷诺ft-17,剩下的都用装甲车代替。
这种轻型坦克的装甲只能抵挡弹片和部分步枪的子弹,37mm的火炮也很难对德军现役的3号、4号坦克的装甲造成实质性威胁。
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大概就是4辆夏尔b1重型坦克,不过其中两辆半是坏的。
步兵是从前线撤下来的溃兵临时拼凑的士气低落。
火炮和炮弹的数量都不足,甚至炮兵人数都不能配齐,只能让步兵临时凑数。
而他要面对的则是刚刚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