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此山乃我开 > 243豪气,不同的选择

243豪气,不同的选择(3 / 8)

仇敌,他神态恬淡安静,苍白清瘦,五官的棱角也更加分明,今时今日的萧今朝不像是一个战将,看不出昔日半点气势。

多年的飘零,已经磨圆了他的刺和刀,他更像是一个落魄书生,一身儒衫长袍,风尘仆仆,踩在地面上的只有一只脚,一边的衣角空荡荡的,他旁边的椅子上,靠放着一双木质的拐杖。

只有那一双眼眸,像是沉静时候的海面,隐约还透出几分痕迹来。

萧今朝也不是真的如面上的平静。

他如何能够平静,他们是天生的敌人。

他离开朝堂之前,还没有听说过赵蛮的名字,这近十年里,他的名字才开始响亮起来。

赵蛮的名声最响亮的时候是前年辽宋最后一战,既响亮又狼狈。

宋辽两国都在战事上耗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相持已久,却始终没有一个绝对的压倒性的胜负。双方都耗不起,有了议和的苗头了。

议和还在进行中,战争却也没有停止,为了震慑大宋,得到更多的补偿利益,辽联合西夏对宋军疯狂夹击。而赵蛮却因为大宋朝堂上的文臣、武将之间的争斗成为牺牲品。

宋廷内部,因为十六年前余昭明主议和,却做出“通敌叛国”之事,震惊朝野,余昭明在文臣之中具有超然的地位,余家没抄家,之后文臣的地位大受影响,一干武将抬头,但是因为十多年来的战争,也不能收复幽云十六州,皇帝的耐性也一点一点被磨掉了,武臣多被排挤,文臣势力主议和,全权掌控兵备调动之事。

宋臣为了促成这次和谈,不想将战争闹大,并未增派兵马支援赵蛮,只想息事宁人。

这辽宋的最后一战,辽、夏大军来势汹汹,宋军的援兵却久等不至,成为瓮中之鳖。

这一战让赵蛮在北地军中声名大噪,他以破釜沉舟的气势杀了大辽猛将萧挞,辽人退兵。

这也是赵蛮战场生涯的终点。

除了北地,他声名狼藉,因为他不服从命令,破坏辽宋双方的和谈,贸然出兵死伤数千人,作为罪臣被带回汴京。

这些都是萧今朝听说的,他听说宋军只折损数千人,并不怎么相信,不过告示是这么说的,姑且就这么听着吧。

对于赵蛮,萧今朝欣赏他在战场的勇猛和果断杀伐,也有戒备,萧挞是萧今朝最看中的子侄,是萧氏族内,甚至是大辽内少有的将才,死在赵蛮之手,这样的人不得不防。最后,则是惋惜,赵蛮注定会栽在朝廷上莫名的争斗里,就跟他自己一样。

萧今朝没有见过赵蛮,只知道赵蛮后来造反了,仓促行事,必然要失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