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陌生的印第安老者身后,走进了岩壁上的山‘洞’,在里面七弯八拐起来。这个老者应该是照着石板上的符号说出来的夹生汉语,我们之间其实根本就无法‘交’流,彼此‘鸡’同鸭讲。
他那块石板我也偷看过,上面画的都不知道是什么,完全看不懂,对我们也毫无价值。不过,事情到了这一步,我还是能做出很多猜想,这里应该是和远古那支三万人的大部队有关,他们应该是来过这里,然后留下了什么,等待后来的巫觋发掘。
这个老者的先辈很可能担负了某个使命,并且一代代传到现在,终于等来了我们,至于这里的印第安人……说实话,我不认为他们是那些人的后代,不光是相貌和中国人差别太大,文明差别也很明显。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粗略推测,至于究竟准不准确,我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在山‘洞’里转了许久后,眼前出现了天光,山‘洞’出口到了。
走出山‘洞’,外面是一座峡谷,绿树成荫,生机勃勃,在这荒凉的高原上很难得。山谷中建有上百栋石屋,印第安人往来劳作,一派生活气息,看来,这里就是本森口中的“达达兰”。
身边传来人声,打断了我的思绪,附近的印第安村民纷纷走上来,对着领路的老者施礼,他也一一还礼。
“我喜欢这地方。”方小梅左看右看,面‘色’兴奋,这话听得我心里“咯噔”一声,难道,方小梅厌世了吗?!
我看向玄真子,她也同样忧心忡忡。
我们三人跟随着老者,穿过村落,来到了村外南坡,这里种满了一种红‘色’叶子的树,有些像梧桐,满坡‘艳’‘色’,好像火一般。树林中有许多用石块搭成的半圆形建筑,有十几座,约两米高,在朝南的位置开了个‘洞’,将将容得下一人进出。
走到树林边缘,老者就停下了脚步,抬起手对我们挥了挥,示意我们进去,他自己留在树林边缘,微笑看着我们。
走到第一座建筑‘门’口,我愣住了,‘门’边竖着座一人高的石碑,上面布满了字符。
这是比甲骨文还要久远的上古文字,类似的文字我曾见过,在马红旗带给我的看的石板上。现在可以断定,这里的确是中华上古先民留下的遗迹,可问题是,这些字我只能分辨出极少的部分,根本就解读不出意思来。
我连忙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纸笔,开始临摹起来,我描的很慢,务求准确无误。
一面石碑,我足足用了二十分钟才临摹完毕,然后我点她俩点了下头,当先钻进了建筑内。
刚一进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