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将片出来的大块鱼肉竖着切成薄片,一是方便入味,二来避免鱼刺扎人。
姐妹摊的酸菜称重的时候就已经滴的很干,不需要再拧一次酸水。小椎扒开每张叶子都放进水里再搓了两次,就拿出来扭干,切成了细丝。然后油锅里放油,放蒜米,大火将酸菜丝下锅快炒一会,除去一些水气和酸菜都有的呛味,再拿出来装好在盆里。
鱼骨头,鱼头先放进水里大火熬煮出味,汤里要放入花椒和姜片料酒,然后放入扇炒过的酸菜,开着中火慢慢炖煮,小椎开始去处理其他的琐料。
酸菜鱼的主菜就是酸菜加鱼两种,不过配菜倒是可以放不少,几乎每家都不一样。小椎习惯是手头有什么放什么,只要大致味道不相逆就行,比如腐竹,笋条,豆芽,鸭翅鸭爪虾肉什么的都可以。
今天刚好有一壶豆芽能吃了,小椎就打算拿出来也不用其他折腾,直接加进去就好了。如今天气热,豆芽虽然长得快,但是也放不久,三四天短短五六厘米,就已经分出细小的侧根。小椎只好加多了豆子的分量,争取四天就吃掉,不然放冰箱。反正多种多吃少种少吃,豆芽这种易发好吃的品种小椎是不打算放弃的。
豆芽很快洗干净,被放到了鱼汤里。鲜白的豆芽就这样浸入了汤里,慢慢的软化,淹没下去。
腐竹这个家里一直有,拿出一条随手折了几段事先泡水软化,然后放进鱼汤里慢慢的吸收味道,等到煮的酸菜和鱼汤都混为了一体,豆芽与腐竹吸够了美味的汤汁,然后才会加入盐来调整整体的味道,最后将用蛋白滑好的薄鱼片倒进去打散不要让他相连,等汤再度沸腾,鱼片熟了七八分就能关火了,依靠着剩下的热度将鱼肉焖熟。
小椎一直觉得一个好的厨子,应该懂得利用温度。
就如同他小时候,看着奶奶用灶台下面的草灰烤出来的番薯和芋头,还有洗澡水里放一个金属的杯子,温出来他第二天上学时候吃的鸡蛋。以前的旧家那边是烧得灶台,炒菜都是一边烧火一边翻炒,剩余材火烧出来的余炭是从来不舍得浪费的,还能用来热热旧菜或者做点炒饭。一直到小椎初中之后,父亲买了一套更加方便的煤气炉过来,还是小椎先学会了用这个,然后才教会了奶奶。
不过那时候老人家嫌弃煤气贵,平时基本不用,只有小椎回家了,赶着给他做东西的时候,也才开几次。往往东西还没有完全炒好,就已经停了煤气,借着锅里剩下的热气继续焖着,节省之余也是为了让菜式别要过火。
和当年比起来,如今的菜式小椎总觉得缺了一些烟火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