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都要好。
他们公社其实更像是一个大号的村子,只不过多了一条街,多了邮局的分局和供销分社之类的国家单位。
大部分事情,甚至稍微严重点的病,基本都是得去县里的。
而对方公社从现在来看,明显要发展的不错。
虽然可能粮食不太够吃,但是用一些本地捕的鱼,跟往来的司机换一些东西,不至于全年都饿着肚子吧!
想到这里,苏文宸直接问道。
“李主任,我看你们这边发展的不错啊!工作队员的精神状态也都不错,而且你们都还有专门的招待所,我看日子没你说的那么难嘛!”
李志民摇了摇头。
“苏兄弟我不瞒你,我们现在日子确实还行,靠着渡口光每天收支农建设费也能结余不少。”
“不过我们这样的日子没几天了。”
“就在下游几天路程的平阴,从去年开始就在那边修建跨河大桥了,而且还是由省军区的工程部队负责建设的,建设速度很快,估计要么今年,最晚明年就能够建成通车了。”
“而且这座桥是那种真正的公路桥,跟上游的铁路桥还不一样,十米的宽度,我们渡口这边的渡船,到时候恐怕最多也就只能运一下两岸的社员互相走亲戚时候用了。”
说着猛地喝了一口茶水。
“你说我能不着急吗?”
显然在下游修建跨河大桥这件事可能对于国家层面来说,绝对是好事,因为不光加快各地区之间的物资调动速度。
也方便部队的调动和支援速度。
甚至两岸的人民群众交流也会更加方便,可唯独对掌握着渡口的东风公社来说,这简直就是灾难。
以后收过路费的好事,肯定是没有了。
毕竟十米宽的桥面,在这个年代没这么多车的情况下。
不可能出现堵车的情况了。
毕竟就算这边渡口一小时只能过两辆车,都也只堵了百来辆车。
听到这里,苏文宸也大概知道对方的意思了,显然以后没办法从往来司机的身上赚钱了。
就现在对方公社这条件,以后填饱肚子还真是一个问题了。
虽然靠着黄河,能捕鱼获得一些额外收入,可是鱼这玩意哪有那么好抓。
再说现在卖给这些司机是一个价钱,卖给周围的县里又是一个价钱了。
显然鱼获这种东西,在本地人眼里肯定是卖不上高价的。
可是往外地运,他们也没有那个条件。
所以对方这是知道他的发展历程,想要发展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