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量被钓放的鱼因为害怕而躲到了两岸够不到的位置聚集,在近点跟正常钓点位置鱼的密度就大大缩减,再加上剩下的鱼的活性不好,因此正常做钓想要稳定上鱼就变成了一种奢侈。
全坑中鱼都又慢又少,可是文东还能保持一定的中鱼频率。大概抛五杆能中两到三条左右的样子,慢蹦。
这种类似的极端鱼情在之前吕县的四类赛上众人遇到过一次,所以逐梦小队这边的应对还算及时。
穆师傅老赵刘国峰这样的老司机基本上不需要参考别人自己就可以很快找到解决方案,而ābin小国他们则遵循着一个最粗暴好用的方法,观察上鱼人的表现进行判断。
远远的瞟了几眼中鱼频率比较高的钓手浮漂座的位置,铅皮座的位置,抛竿的细节,基本上对方采用的大概思路就比较清晰了。
开钓二十多分钟,除了王亮手忙脚乱不得其法之外,其他人都有了鱼获,中鱼也逐渐变得稳定起来。
第二场比赛打的说不出来的艰难,好多对象鱼比赛鱼情是越钓越快,到了临近结束可能窝点里已经满了鱼,而这一场却不同,鱼越钓口越少,越钓鱼越远。
距离比赛结束最后十多分钟,文东已经接连七八杆没有中鱼了,抛竿完全是满杆状态,手臂疯狂的往坑里探希望够到最远点的位置,如果一杆抛不好,那就妥妥的不给口。
面对这种极端情况,文东又动起了脑筋,怎么做可以既保证身体的重心平衡,又能往前够的更加远一点呢?
文东接连尝试了几个感觉靠谱点的姿势,但是都被他自己给否定了。重心不稳,身体前倾的太厉害,一个不留神可就活人打窝了。
尝试了许久,文东总算找到了一种既能往前够的远,又不担心重心太往前容易落水的姿势。
身体侧向一边,只用半边腿跨坐在钓箱上将重心压低,形象点描述的话,像是一个摩托车赛车手正在控制身体重心压低过弯。
后世对这种钓法有个很形象的比喻,叫做骑摩托。极端鱼情下这一招非常好用,在保证身体重心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尽全力伸展手臂跟躯体,力争够到最远的位置。
文东简单尝试了一下大概姿势,确定没有问题之后试探性的抛了一杆进去,随后身体也往下压,将手臂前探,整个人的身体重心尽量压到最低的位置,确保不会一头扎到水里。
还真别说,经过这么一调整,饵料落点的位置又往前探出了大概十多公分左右的距离。
窝点前面不是没有鱼,而是鱼因为应激害怕所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