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后,数十艘日本商船涌入朝鲜,但那些日本船主却苦心无货可运,为维持生计或是将船出售,或是将船挂入北洋或者东亚,至于日资会社自然不能挂靠——俄国人可等着捕获日本船那。
对于这些日本船,北洋航运自然是一番打压,然后再借机收购,相比于西洋帆船,北洋航运更看重汽船,但对于本小业小的李明欣来说,他却没什么挑头,不过因为从事的是劳工和大米以及煤炭之类的大宗货运输,那些西洋帆船倒也适用,于是也跟着喝了几口汤,但他压榨的更为厉害,这是因为那些只装有小功率蒸气机的帆船正趋于淘汰,各公司自然不会购进这种旧船,自然也就有了压榨的空间。
“得,还是您李老板的理,李老板,你的商船生意,可挤兑了不少山东的船商,不过生意嘛,就是这样,咱们在商言商不是,李老板您现在正是锐意进取的时候,怎么样,现在这统制一出,您怎么看!到时候不会把你的船给统没了吧!”
黄奎升的话让桌上顿时静默了一刹那,这经济统制如何个统制法他们不知道,但所有人都知道,这统制之后,生意怕就是不好干了。最简单的,往后去他们不能再想进口棉布就进口棉布了——那是受统制物资,即便是特许商亦需要配额。
这会他把这话一下搁到了台上,却使得桌上的气氛突的一变,顿时众人都不肯抢先说话。
“行啊!……”
李明欣倒是没有激动,只是笑着说道。
“若是北洋公司真的把我的船给收了,那还真解了我的急,这不,东亚那边现在有2条汽船、16条帆船,算算再怎么着也值着几十万,我这阵子瞧着特区那些工厂日进斗金的,可是眼馋紧,我寻思过,这想发财啊,最简单的法子就是办厂子,可正愁着没钱那,若是真有人买我的船,我可还真卖!”
在这些人面前,李明欣倒是没有掩饰自己办厂的想法,实际上他说的是实话,他还真准备办厂,只不过相比于旁人,他想办的却是船厂,一来可以避免商船再入仁川船坞维护时交出大笔的维护费,二来也可以尝试自行造船。
“你李老板家大业大,自然不在乎,可我们这小本买卖的却在乎得不得了,这往后朝鲜的大米可都由统监府给统制了,咱们就是想买米那得从府中去买,李老板,我瞧着,这事,可跟你也有关系”
可不是有关系嘛!
代招劳工时李明欣付的安家费,用得可都是朝鲜米,没有了廉价的朝鲜米,这生意自然也就做到头了,他这么一说,果然让李明欣的脸色一沉,好一会才说道。
“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