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落在这个太监眼中了。不由得脸上发烧,讪讪地说道。
“迅雷不及掩耳。”
“王爷,”
李莲英不接他的话,管自己说道:
“请赶快回府吧!今个太后心情不太好!等过几天再说吧。”
接着他又把话声微微一压,对奕劻轻声说道。
“恭王爷在东交民巷那……”
李莲英的话让奕劻心下一惊!难怪太后会这般生气,弄了半天,是恭王直接把手插到了自己这里来了!这样一想,心知太后恼的是什么的奕劻,连话都顾不得多说,急急离宫回府,而在回府的路上,奕劻忍不住想着,现在这时候恭王去找那些洋人,难不成还能游说洋人出兵?
游说洋人出兵?
如果可以话,奕訢肯定会这么办,可从咸丰年间出任议政王主持朝政二十四年的他又岂不了解洋人,那“鬼子六”的名声也不是白落下的,那些洋人之所以选择“局外中立”,那是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最有利的选择,这样自然也就别指往他们插手了,更何况,这些洋人对朝鲜的印象甚至好过大清。
“王爷,现在对清国而言,最有利的选择就是议和!”
美国公使西贝的话让奕訢的眉头一皱,这几日他先后拜见过英国、德国公使,再加上西贝公使无不是表示希望他们议和,在他们看来,大清国已经完全没有战斗下去的资本了。
在拜见的众多公使中,只有俄国公使表示了对大清国的支持,而俄国公使亦隐隐透露出其对于在黑龙江吉林修建铁路的兴趣,只不过他们同样也表示,现在俄国无力帮助朝廷——对日本的占领正值关键之时,俄国自然不会冒着有损侵日大局的风险派兵进攻东北,不过虽是如此却答应在外交支持朝廷,当然朝廷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同意俄国于黑龙江、吉林修建一条西伯利亚铁路支线。
同俄国人打过几十年交道的奕訢自然不会像三十二年前一样,被什么力都未出的俄国人忽悠割了大片的土地,现在一直以来对唐浩然满怀敌意的美国公使则成为了其最后的选择。
“王爷,现在李大人的精锐部队被困于榆关以及天津,尽管北洋舰队已经开往刘公岛,开始执行海上的封锁,但是王爷,这并不无法改变朝鲜军即将攻入京城的现实!王爷,如果朝鲜军攻克京城的话,贵国的太后与皇上将避往何处?”
西贝的反问让奕訢的心底倒抽了一口冷气,这不正是他担心的地方吗?一但逃出京城,没有了京营作保,无论太后、皇上逃到什么地方,都不过是汉臣手中“挟天子令诸侯”的质物罢了。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