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帝国的朝阳 > 第148章 真真假假(求月票)

第148章 真真假假(求月票)(3 / 5)

千里不设防,这是众所周知之事,甚至就连天津的普通百姓都知道,只经北洋愿意,数万北洋精锐便可以直捣山海关,而在京城的时候,李玉新就不止曾一次要求“基于互相信任”的基础,希望北洋军主力后撤至山东或保定以南,而“大连以西仅驻一协之兵”,便是他的交涉基础。

也正因如此,李鸿章等人才未将东北陆军视为威胁。但在另一方面,大家也明白,凭借东北的铁路网,其随时可迅速的将大军调至山海关。但这不过只是表面,实际上,东北还有一个可动员的军事力量——移民点壮丁团,数十万接受一定训练,随时可以武装起来的壮丁,才是东北军事力量的基础,也是总督府敢于千里不设防的原因所在。

“哎,难啊!”

长叹一声,唐浩然像是同外人谈话似的,在那里言道着。

“现如今,我东北为关内分担着全部的东顾之力,可他们却完全不知,只知我东北于其之威胁,却不顾我东北加强军备之无奈,俄人敌我,更视我之国土为其扩张之地,身为东三省总督府,我又岂能不加强军备……”

听大帅在那里倒着苦水,李玉新只是微微一笑,这些不过都只是表面文章罢了,可这样的苦水却要有人去倒,他在议政会议上就经常倒着这些苦水,所为的就是争取那怕一丝的理解,尽管希望渺茫,但或多或少总有一些效果,至少李鸿章同意把一镇新军调至保定。虽说因为铁路的存在,而没有任何意义,但至少缓解了当前的压力。

“哎,罢了,至于他人是否理解……崇山,你看,今下午我们见一见老朋友如何?”

有些话,总要有人去说,也要有人去听,就像是此时,随李玉新一同来东北的李经述便是最重要的聆听者,也是唐浩然会时而感叹的原因所在。

“俄人太平洋舰队,得日本之后,非但夺得优良之港口,更尽取地利之优势,于我东北、朝鲜形成环顾之威。为应对俄人之重压,我不得不加强海军军备,然而……”

话声稍稍顿,唐浩然看着李经述无奈苦笑一下。

“浩然,你切勿误会家父的心意,家父对浩然,从未曾有过丝毫怨言,虽府中有人说三道四,可父亲又岂不知浩然你在东北事事艰难……”

并不懂政治的李经述一直都于议政会中任议政员,这也是其此次随李玉新来东北的原因,现在东北与北洋之间,需要一个沟通的渠道,而李经述与唐浩然之间的旧识,则是再好不好的选择了。

尤其是在这个时候,面对东北这边的“外起频起”,李鸿章本人更是希望知道唐浩然的想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