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如果再抗拒命令,那就是不亚叛变,即便是内心千般的不愿,即便是明知道这种逃跑将会丢近俄罗斯海军的荣誉,但是谢夫斯基中校仍然不得不命令继续随着“彼得维”号前进,而不是战斗。
就这样“格罗斯娜”号只好重新跟在“彼得维”号后面,两艘中国驱逐舰则在后面全速追赶,相比于俄罗斯驱逐舰,他们的速度无疑更快。追着追着两艘速度不同的军舰就分了开来,那边“汉城号”在追“格罗斯娜”号,“山海关号”在追“彼得维号”。“汉城号”和“格罗斯娜”号之间展开了炮战,但是吨位只有千吨的小驱逐舰在全速行驶的大海中的命中率是很低的,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海上的风浪又很快,炮战进行了近一个小时,两艘军舰之间的距离反而从四千米拉大到了六千米,三十七节速度的“汉城号”不但没追上二十六节的“格罗斯娜”号,反而让“格罗斯娜”号给跑掉了,至于“格罗斯娜”号是怎么能够跑掉了,根本就是简直是个谜,即便是作为“汉城号”的舰长,金平一这位东北海军中的第一个朝裔舰长,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明明他的速度很快,但是却怎么也追不上对手,到最后对方还从他的眼皮下面逃跑了。
其实,金平一并没有注意到的一点是,作为“格罗斯娜”号舰长的谢夫斯基中校,在长时间的追击战中,不断的调整着自己的位置,最后,在意识到自己实力更为薄弱,甚至可能会被击沉时,他便趁着距离拉大的机会,在海浪的掩护入,一头“闯进”了火烧岛的狭湾之中,而“汉城号”仍然以为他在前方,不断的向前追击着。
而在另和边的“山海关号”也开了火,但与“格罗斯娜号”的拼死反抗不同,面对敌人的炮击“彼得维”号没有还击。刚开始钱发奎还暗自佩服着俄罗斯人能沉得住气,因为在四千米的距离上驱逐舰的炮击完全没有意义,所以俄国人才会不屑于回击,他们在等待距离拉近,但不久钱发奎便能望远镜中看出蹊跷出来了——“彼得维”号根本就没有准备还击,他甚至连炮衣都没有脱掉。
将火炮盖上炮衣是罗杰斯特温斯基的主意,他的理由非常简单。
“因为船上有伤员,所以这可以说成是一艘医疗船,这样的话,中国军舰就不能攻击这条船了。”
可是现在,在经历了三个小时的战斗之后,又有那条船上没有伤员?这根本就不是不受攻击的理由,于是罗杰斯特温斯基中将就想出了一个用炮衣罩上大炮以表示“本舰无武装”或者“本舰没有使用武装的用意”。
在“山海关号”驱逐舰开始攻击以后,又严格按照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