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云球(1-3册) > 17 突破

17 突破(3 / 9)

单元,以纳米尺度密密麻麻地排列在量子计算机中。在这样的尺度上,精确的目标定位和范围控制都无法完成。错误的目标定位当然不会带来成功结果,不当的范围扩大将不可避免地伤害周围的脑单元,同样也不可接受。

对电磁场进行精确的目标定位和范围控制,这是问题的核心。地球所和脑科学所对这事并不在行。不过,他们找到了强大的外援,在脑科学所的努力下,前沿院的另一个研究所,微观物理所,加入了他们的研究。微观物理所很快想出了办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研制出了一种东西:量子炸弹。

量子炸弹,很酷的名字。它由两种电磁场耦合而成。一种是封装电磁场,用于封装量子炸弹。它的形状是一个可事先通过编码进行设定的封闭曲面,定义了量子炸弹的边界。另一种是压缩电磁场,被封装在封装电磁场所定义的边界内部。压缩电磁场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也可以事先通过编码设定各种参数。

首先,量子炸弹可以被大范围空间内的电磁场,进行精确地目标定位,在纳米尺度上,精确对准目标脑单元的空间位置。

其次,在需要的时候,通过外围电磁场的特定作用,量子炸弹的封装电磁场会被适度“破坏”,封装力度将会瞬间减小。封装力度的减小,将导致被封装的压缩电磁场极速膨胀。这个过程很像是发生了“爆炸”。封装电磁场将被“爆炸”撑得越来越大。压缩电磁场会根据事先的编码,产生出特定电磁波。电磁波的传递范围被控制在被“爆炸”撑开的封装电磁场中。压缩电磁场的膨胀力度随着膨胀而减小,封装电磁场的封装力度则随着膨胀而增大。这就像气球的膨胀过程,直到膨胀力度正好和封装力度的大小相同从而抵消,膨胀就停止了。

就这样,特定的电磁刺激产生了,并且,在纳米尺度上,被控制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和一个特定的范围内。

猝死刺激根据脑电波进行计算,脑单元也有脑电波,所以猝死刺激的编码计算不是问题。诱导刺激根据意识波进行计算,编码计算当然也不是问题。现在,他们可以对量子炸弹进行猝死编码或诱导编码,然后对脑单元进行精确轰炸,完成对脑单元的猝死刺激或诱导刺激。

事实上,量子炸弹的问世,不仅对当前的工作是一个突破,而且有更深远的意义。大家意识到,相比较而言,之前脑科学所对地球动物使用的电磁头盔,实在太粗陋了。量子炸弹完全可以放大到人脑的尺度,可以定义相当于人脑范围的封闭空间,那么,就可以取代电磁头盔了。进一步可以想象,在医疗领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