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食盆了。虽然这样,但意识场在工作,这是好消息,只是它还有些迷茫。所有这些,出现的所有这些不适应现象,大家显然都有预料,曾经有很多云球动物经历了这一切。
中午的时候,那条狗逐渐平静下来了。也可能是累了,它睡了一觉。下午,它开始慢慢地寻找食物。卢小雷把云球时钟调快了一倍。两个小时后,看到它适应得越来越好,就又调快了一倍。一直到晚上,看起来都没有什么危险。
晚上仍然有人留守。卢小雷前一天几乎没有睡觉,但坚持留了下来。云球时钟调快了一些,一个月相当于地球的一天,这差不多是默认值的一百分之一。第二天早上,那条狗还活着,而且看起来很健康,似乎情绪也不错。
最终,云球时钟调到了默认值,十年相当于地球的一天。在那一天里,上午刚刚过了一半,那条狗就死了。无论这几天,云球系统的时钟如何调整,按照云球内的时钟计算,它已经九岁了,基本上是地球狗的平均寿命,也和云球狗的平均寿命大致相当。所以,它的死,没有看出有什么明显异常。大家都认为,可以把它定义为寿终正寝。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脑科学所还开发了一种仪器,叫作意识追踪仪。和意识探测仪不同,意识追踪仪用一种共振波来追踪既定的意识波。开发这种仪器的目的,就是追踪迁移到云球中的意识场。云球机房中的意识波实在太多了,原来的意识探测仪检测到的东西太多,导致的结果是,实际上没有任何用处。
这几天,脑科学所的意识追踪仪一直在追踪这条狗。数据证明,这只狗的意识波,除了在意识场刚刚迁移到云球中时,发生过一小段时间的抖动以外,后来的日子里,其变化曲线基本符合地球上狗的意识波变化曲线。在地球上,意识场的发现迄今为止也还不到一年,脑科学所并没有任何一条狗一生的完整意识波曲线,所以,这是一个不完整的答案,但大家已经非常非常满意了。
接着,又连续进行了二十六次实验。这些实验,涉及另外五条狗、两只猫、三匹马、一头牛、一头猪、两条鱼、两只鸟、五只猴子和五只大猩猩。所有动物的意识场都由意识机带进机房,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动物来过这里。
一切都很顺利。
在这些实验过程中,都有将云球时钟调慢进行观察的时候。不过到后期,他们也进行了快时钟的实验。只在意识场迁移的时候将云球时钟调慢,调到和地球一致。一旦意识场找到云球宿主迁移成功,他们马上将云球时钟调回到默认值。到目前为止,在实验中没有发现时钟变化会导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