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的人,这人穿得干净,皮肤黝黑,和我们老家的农民并无差异,但眉宇之间和家林有些相像。
见我们进来,这人笑呵呵地说道,欢迎欢迎,你们那位是朝阳同志,我自然上前一步,说道,“您好叔叔、我叫李朝阳”。这人说道,“你喊我叔叔没错,我是虞家林的父亲,也是公司的老板,他们都喊我董事长”。我们实在都没有想到,这位其貌不扬的长者就是这份美发业的掌舵者。
虞叔叔招呼我们坐下:笑着说道,怎么样,这发了霉的包子不好吃吧?今天呀不是故意冷落你们,这家企业做到现在这个地步不容易。当年别说发了霉的包子,就是生了虫子的馒头我也啃过。现在企业大了,我这人没有文化,既不会管也管不了,就委托给了专业团队,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嘛。现在这家企业我和家林都不插手具体的经营性业务,已经全权委托给职业经理了,这也是改革开放,我们学习的西方经验。你们来招商,我内心是持欢迎态度的,因为我们企业也有扩张的需要,但是这能不能成,你们要和总经理去谈,到时候他会评估选择哪个地方建设分厂对我们企业发展更有利,毕竟他要对我们全厂三千职工负责。
所以,你们也别对咱们吃了一顿饭,就能干成什么事抱有希望,我今天招待你们,是因为你们是家林的战友和朋友,和业务没有关系,这是两码事,我这人说话从来都是直来直去,你们几个孩子,也别见怪。这顿饭,全程没有聊业务,只是虞叔叔聊他的创业经历,他从走村入户的收头发,到偷偷摸摸地干家庭小作坊,到现在成为国内一流的发制品企业的艰辛历程。吃了午饭,虞叔叔说下午还有安排,就不再陪我们。
说着迎宾小姐就带我们参观企业,这美女应当是专门的迎宾人员,带着我们先是看了企业发展历程,又到车间参观,通过介绍,我们知道了家林的父亲在改革开放以前就在做收头发的生意,然后形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踩到了改革开放的发展红利期,企业规模成倍地扩张,现在已经拥有两千多名一线工人,数百人的经营团队和外贸团队,按照他们的布局,是要在全国设置五家加工厂,我们所在的省,也属于他们的市场空白。车间里面,已经形成了流水线的作业,李剑锋听了迎宾小姐的介绍,悄声给我们几个说道,这家企业,其实算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材料的来源是头发,那就是需要人,而这些头发,必须一根一根地理出来,没想到一根小小的头发,人家能做到年创收几千万,企业家太了不起啦。
参观完企业,礼宾小姐把我们带到了会议室,说请我们到会议室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