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叙白一把按住他,镜片后的目光平静如水。“别动。让他说。”
林默也看到了那条评论,他非但没生气,眼睛反而亮了。就像一个武林高手,等了半天,终于盼来了一个能过两招的。
“哎,这位‘法理的守望者’朋友,说得很好。”林默对着镜头,笑呵呵地把那条评论念了出来,“逻辑严谨,法条清晰,一看就是专业的。”
他这么一说,直播间里一些被带了节奏的观众也开始动摇了。
【好像……他说得也有点道理?】
【确实,说人家菜像肥皂,是有点过分了。】
“法理的守望者”似乎很满意林默的“认可”,立刻又发了一条。
【过奖。法律是严谨的,希望大家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而不是煽动民众情绪。】
“好一个‘煽动民众情绪’。”林默脸上的笑容不变,但眼神却锐利了些许,“那我们就来聊聊,法律的准绳,到底应该怎么量。”
他伸出一根手指。“首先,我们来界定一个核心问题:消费者在公共平台发表的,带有主观感受的差评,算不算‘捏造虚伪事实’?”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问题抛给了所有人。
“我举个例子。”林默拿起桌上的一杯水,“我说这杯水是温的,你可能觉得是烫的,他可能觉得是凉的。‘温’、‘烫’、‘凉’,都是主观感受。难道因为我们的感受不同,就有一个人是在‘捏造虚伪事实’吗?”
“同样的道理,‘好吃’、‘难吃’,甚至‘吃起来像肥皂’,这本质上是一种个人味觉体验的文学化描述。它可能夸张,可能尖酸,但它属不属于‘事实’的范畴?我认为,它属于‘观点’的范畴。”
“法律保护每个人发表观点的自由,哪怕这个观点很烂,很刻薄。法律要打击的,是捏造‘事实’。比如,这个博主如果说,‘我亲眼看见这家餐厅后厨有老鼠’,但他其实没看见,这就是捏造事实,是诽谤。但他说菜难吃,这是观点。两者有本质区别。”
一番话,深入浅出,把复杂的法律概念拆解得明明白白。
直播间的风向瞬间又转了回来。
【卧槽!流氓律师牛逼!我悟了!】
【事实和观点的区别!学到了学到了!】
【那个守望者呢?出来走两步啊!】
“法理的守望者”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又发出一条。
【强词夺理。即便属于观点,但该观点对餐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也是事实。根据《反不正当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