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文豪1983 > 第171章 席卷东南亚

第171章 席卷东南亚(2 / 3)

,我们新加坡被马来西亚开除,不也像《出路》一样吗?我们找不到出路,没有人肯接纳我们,一切都是自己奋斗出来的。”

历史上,新加坡曾因为华人众多,又自成一派,被马来西亚开除,独立成国。

然后航运史上最伟大发明集装箱得到应用,亚洲经济也得以腾飞,新加坡凭借着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在开除后反而崛起。

这一段奋斗记忆是几代新加坡人的民族记忆。

是不是和《出路》的情况很相似?

《出路》之所以传播度奇广,正因为落难的乞儿们最后都光宗耀祖了,没有白白的吃苦。

男人问他的父亲:“中国大陆已经开放了,为什么我们不允许民间说中文?从这本小说中,我知道了中华文化的向心力。我们的主体民族是华人,少部分是巫族人和印度人,我们还用英文来讲话,岂不是没有共同体的意识?”

他父亲反而笑道:“正因为有向心力,才不能说中文。我听说越南和北方打仗,光是放小说和歌曲,就让前线作战士气大降,他们用一样的字,一样的语言,可是人家有十亿人,我们才几百万人,怎么能说中文呢。”

男人又问:“那这部小说怎么办?”

“一本小说还不至于天翻地覆,他写的好,该宣扬。”

于是新加坡也开始大力宣扬这一部小说,把小说作为南洋华人史必看的课外读物之一,新加坡的行为引发其他大学的跟进,在马来西亚,当地的华人学校也紧急把小说加入“辅导教材”之一。

泰国银行工会主席郑午楼也被人推荐,看了这一本《出路》,看后泪流满面。

郑午楼自小便在泰国出生,他出生那一年,大清才刚刚结束政权,清末帝溥仪退位,大总统袁大头正以革命党的身份,暂时蒙骗了世人,被世人所接受。

并且,袁大头写下了一句诗:楼小能容膝,檐高志树齐。

海外华人得知清廷消失,以为从此中华大地要立刻走上复兴之路,无不欢声雀跃,在这种情况下,郑午楼父亲给他取了“午楼”这个名字,意为以仅能容膝的小楼为起点,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所以他一生都在为泰国的华人生存境遇而奔走,并且为了祖国大陆的发展而出力,日军侵占泰国时,郑午楼因为不愿和日本人合作,遭到逮捕,在大陆解放后,郑午楼又成立了华侨救济祖国粮荒委员会,多次回国赈灾。

他评价余切的小说《出路》:这既是我一直在梦里面发生过的经历,也是我郑家的夙愿,尽管我生在南洋,长在南洋,却无不思念出现在我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