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文豪1983 > 第180章 《团圆》

第180章 《团圆》(2 / 3)

到底是留,还是离开。

男女主最终都没有在港地定居,大陆经济得到发展后,女主成了带陆客游玩纽约的导游,而男主则做了厨师,做了许多年的鸡扒饭,最后两人在异国街头重逢,身边是邓丽君的歌声《甜蜜蜜》。

这代表两岸三地华人的共同情感连接。

作协目前的行政goat王濛一直认为,余切的小说缺点就是“太大,人物都太传奇太牛逼”,终于他能写几个小人物颠沛流离的故事了。

这故事的同名电影是年度全球十大佳片,国产影史的里程碑作品。各种意象和伏笔令人头皮发麻,剧本完成度极高。

唯一的bug是,片中的“邓丽君歌声”在这时用去小说并不妥当,查良庸本人和武侠小说也许可以替代这个意象,然而余切却不想这么做。

也有些涉及灰黑的元素,余切全改成了华人富商。

最后,他选择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以共同度过的中秋佳节作为替代意向,小说题目自然也变成了《团圆》。

小说出炉,访问团和新化社结交的几个同志,先后看过。

女同志彭燕看罢后便流出了眼泪:“你的故事里面说的是团圆,实际他们到了最后一刻才团圆,这上面的大事情……大陆经济腾飞,两岸三地关系得到缓和,大家自由的探亲访友……代表了你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历史上,正是彭燕和邓丽君本人结交,并且上报得到许可后,邀请邓丽君来大陆演出。

可惜因种种原因并未完成。

韩力看完后惊呆了,他肯定想起了当时那一对大陆情侣。

“你就因为在茶餐厅看到了一次吵架,就写了一篇小说出来?还这么好,这么完整?”

他激动的不行:“这里面有多少寓意?小军始终带着津门麻花,李翘卖羊城年糕失败,说明大陆移民在港地的文化消化不良。”

“整个小说没有出现一个‘爱’字,却用一个穿越时空的苏氏《水调歌头》,将所有的情感喷薄出来!”

他伸出大拇指,抛出仨字:“写得好!”

通过传真,余切又发给《十月》刊的张守任。这老头一整天看完,煞有其事的写了审稿报告,然后在小说组搞投票,全票通过。

再之后,轻飘飘给余切发来俩字:“发来!”

也有聪明人,察觉到小说似乎可以用查良庸啊,如果余切写一篇小说,内里称赞查良庸,查良庸又怎么会纠缠着不放呢?

“不行。”

余切的答案就这。

“为什么不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