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必须是要可控的;
直接把员工丢给第三方公司,这个操作在咱们集团内部就是不能通过的!”
“是的,严董,我和娄董之前就和景文董事长聊过这个话题,但是因为咱们服务的对象以及体量以及DW平台的特殊性,这个话题就没有继续下去。”
娄屹和马达都表态,严林心里就是松了一口气,随后说道:
“马总,娄董,直接转到第三方公司不可行,那么我们和一些特定的人或者企业联合成立公司呢?
我们可以绝对控股,也可以控股,也可以有一票否决权的股份,我认为这三种模式咱们都可以尝试;
20万人,目前咱们总共24家二级子公司和16个直属部门管理,这是极为不合理的,咱们成立100来家三级公司,就合理了;
借此机会,我认为咱们完全可以把目前集团里面400多名特殊的员工放到这些三级公司里面去;
到时候,集团的总人数降下来了,对于集团而言其实也是一个好事。”
所谓三级公司,所谓降低集团总人数,其实严林的这个方案,最关键的就是把利益让出去而已;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方案的确是很诱人的!
按照200万一家人力资源公司注册实缴,即便是绝对控股,一家也就是140万左右,100来家也就是1.4个亿;
而这1.4个亿花出去之后,上百家三级公司出现,带动最少上千人的就业;
到时候再按照一些正常的操作操作一下,净利润这一块就会降下去,至于这些钱到了哪里去了?真的有人会问吗?
娄屹可以很肯定,这件事没有人会查的,除非是国家对整个央国企的这种模式来一次清查,但是可能吗?
有人如果感兴趣,可以去查查一些明面上的数字,那些央企巨无霸之下,有多少跟他们合作的小公司;
这些小公司每家人数不多,就是几个人或者是十来人,但是你去看他们的财报以及中标的数据,你就会发现很有意思;
而且你要是再往下面挖挖,你就会发现,好家伙,这些小公司居然和央企的那一批批的高管都是有关系的;
央国企的高管们不会终身制,都是做几年就会轮换,但是大家总要赚点的不是?
你来了,一些小公司成立了,你走了,这些小公司没业务了或者是业务少了,那也很正常不是?
当然了,这种小公司的联系最多的就是中层,因为央国企的中层基本都是在一家企业就干到底的;
这些东西,其实很多人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