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坐车上别乱动,好好休息。今天晚上,可以喝到粥。”
一听有粥喝,两个小不点忙是点头,“我们不会添麻烦的。”顾五儿更是带着期待地道:“八路军叔叔,我们要是给你们干活,可以有饭吃吗?我,我,我也很能干的。”
说着便撸起自己的袖子,露出细细的手臂,“我,我有力气的。”
顾五儿才五岁,即便是好衣好食地养着,这年岁又能干什么活?
听着顾五儿稚嫩声音里蕴含的恐惧,开着车的陈三贵不由自主地握紧了车把手。
自己在收复地待久了,早已忘记了外面的世界。
祖国……尚在战火中。
享受收复地欣欣向荣的同胞只是极少数!
多少孩童还如顾五儿这样,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每日活在生存的恐惧下。
多数同胞都在小心翼翼地活着,稍微一点风吹雨打,就能要了全家性命。
他们还没成功,还需要多多努力啊!
一路上,陈三贵与战友们四处寻找,从小路上就找回了快两百个难民。
这些难民大多很虚弱了。
不过在吃了一碗的米糊,灌了点葡萄糖水后,大多能恢复过来。
能走到这里的,老弱病残很少了,大多是青壮。本来也没什么病,都是饿的,吃点东西就缓过来了。
长长的队伍穿过林间小道,很快就到了中州与晋州接壤的难民接收点。
这里的难民点只是一个中转站。
来这里的难民养上三四天后,就会被转移到晋州去安置。
因此,顾四儿在这儿看到的难民都是状况不太好的。
他紧紧握住妹妹的手。
一路走来,如果一个地方聚集的这样的人多了,那就会出现吃人的状况。
陈三贵领着他俩做了登记后,就带着他们去帐篷的后方。
后方,用栏杆围起了一大片地,也是放了许多帐篷。
这里是专门用来接收孤寡老弱的。
八路军在这里的警卫也比较多。
易子相食,将人做菜,这样的事即便难民不说,八路军也能想象得到。
这些弱势群体走到这里不容易,得格外保护。
陈三贵给两孩子找了铺位,向在这里的管理员说明情况后,便蹲下身,跟两孩子说道:“叔叔还要去工作,你们有什么问题,就跟这个阿姨说好吗?”
两孩子怯怯地望着陈三贵身边的女八路,不敢说话。
陈三贵救了他们。人在绝望时,对救自己的人总是会产生更多的依赖与信任。